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从无意识被骗到骗人不自知,为何老人总被微信谣言打动?

2018-12-03 14:59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震惊了几亿人的真相”“天天吃这个,保证不得癌”“喜迎中秋流量免费送”……

几乎每个家庭微信群里都有一个让儿女晚辈“不省心”的老人。一些生活常识尽管早已被“证伪”,但老人们总喜欢在微信群里不停地将他们认定的“科学”刷屏。很多读者都曾向晚报记者反映,家里的微信群逐渐变成了养生群,年轻人每天忙工作的同时,无不担心着自家老人偏听偏信后上当,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伤害健康。从便宜的小商品到大件的家具,从养生品到水果蔬菜,价格优惠、耸人听闻的标题,总能得到老人的青睐并将之传播。

很多儿女都想不通一个道理,为什么老人不听儿女的劝解,却要听从网络谣言。

插图 王晨瑀

从失去健康到微信养生

“我的母亲从完全不理会这些信息,到逐渐接受,再到走向骗局,有一个明显的过程,便是她身体状况的变化。”聊起自己的母亲时白先生回忆到。

他的母亲毛女士今年61岁,如今常顶着孩子、老伴的双重压力,在朋友圈里转发保健品等产品的广告。最让白先生不理解的是,毛女士一辈子工作在医院,从事一线临床工作,按理说非常了解医学和相关的科技,却仍然被奇奇怪怪的保健品和养生理念“攻陷”。

毛女士是医科中专的护理专业毕业,“母亲那个年代,中专毕业算得上高学历。”一毕业,毛女士便来到了一所三甲医院工作,多年来眼看着医院、病房里的医疗仪器一次次更新换代。大前年的一次突发事件,开始让毛女士发生了一些变化,她遭遇到电梯故障下坠,随即在电梯里摔倒。几天之后,伤到的膝盖开始疼痛,很快连散步买菜都成了麻烦。再经检查,膝盖确有内伤。

“怕妈妈被时代抛弃,我给她买了智能手机,她却每天在微信上寻找养生文章。”除了在医院开的药,毛女士学着自己用微信文章里的一些方法来缓解疼痛,比如偶尔做做艾灸,或是用药酒洗泡。“这些方法都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她已经不满足于医学知识。”白先生说,之后他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母亲找到不同的方法来对抗腿疼,各种奇怪的药酒、补品开始出现在母亲的床头。

今年年初,他发现母亲的朋友圈转发了一个磁疗床的推广文章,回到家后才得知,楼下不远处就新开业了一家磁疗床的“体验馆”,母亲每天下午都去那里免费睡磁疗床,还非拉着他一起去体验。

体验馆里的场面吓了白先生一跳,中午饭后,十多个老人一起带着保温杯来到了这家店里,店里摆放着约有十张铺设了磁疗床垫的,每张床上躺着一个免费体验的老人,由于床位不够,瘦溜的老太太甚至两个人挤一张床,店员还颇为热情地给老人们端来开水。白先生向店员了解情况得知,这种售价15800元的磁疗床下层是电发热,上层是一排磁疗石头。“店员向我介绍了磁疗床的原理,我回去查了资料,根本没有这种技术。”

毛女士却深信这种“磁疗”的效果,并给自己的老姐妹转发了所谓的技术介绍的微信。“用她的话说,‘都好几万人看过这个文章了,要是假的,还不早就有人出来举报、辟谣了?’”

从伪科学刷屏到家庭论战

“比养生谣言还可怕的是一家子爱抬杠的亲戚。”每天打开朋友圈看看七大姑八大姨的“辩论”,已经成为小凌姑娘生活的一大烦心事。

她的父母都是50后至60后,如今大都已经退休。赶上了“岁数不小但科技飞速发展,年纪虽大但还不至于耳聋眼花”,最近几年之内,大伙都“捡”到了孩子淘汰的智能手机,没过多久,微信群也建立起来。

逢年过节全家聚餐,多少年来都是小凌的父亲当主厨。第一次吵架,是因为春节之后不久,二姨夫在群里转发了一条“不能和黄花鱼一起吃的食物”。据小凌回忆,其中包括猪肉、鸡肉等一系列非常常见,且当时出现在餐桌上的食物,“文章里说一起吃引起气滞。”更要命的是,二姨夫还说了一句,“难怪那天晚上我胃疼,打麻将都输了。”

俩人很快就吵起来。二姨夫嫌“你没文化,做饭都不知道禁忌”;父亲则不满二姨夫“不管做饭,还事儿挺多”。好在大家帮忙劝架,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再次挑起争端的,是小凌的同辈妹妹,她请教学医的朋友,得知几样鱼肉一起吃并无大碍,便在群里说了一句,结果几个老人又翻出了陈芝麻烂谷子。

为了保证家里聚餐的“安全”,更多的饮食养生文章,开始每天出现在这个微信群里。“天天吃这个,保证不得癌”“吃那个20年,能活99”。不久之后,群里的各种伪科学的文章开始不限于养生话题,“震惊了几亿人的真相”“家里应该如何消毒”“喜迎中秋流量免费送”,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打开之后都是诱导性链接。

小凌和同辈的兄弟姐妹们最初还会提醒父母小心谣言和骗局,可要么没有效果,要么引起长辈不满,家庭群渐渐沦陷为养生谣言群。“我们同辈孩子有深深的无力感,只能眼睁睁看着天天父母讨论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知识。”小凌认为,这些谣言除了直接损害了老人们的健康、经济利益,它带来的家庭矛盾更可怕。

从无意识被骗到骗人不自知

张先生的父母是房山人,退休之后刚开始还其乐融融,可是这几年却一直心事重重。

2013年,老两口从老同事的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海南小产权房的广告。房价不过30万,每年当候鸟老人,享受海南的气候和阳光,让老两口颇为向往。何况还有老同事已经和“开发商”接触,提前支付了订金。老两口也想买,但没跟张先生商量。二老自认为那么多同事都敢买,不会损失,生怕张先生“太保守”,拦住他们的养老之路。随后,二老还在“开发商”的带领下,随着老同事们一起去海南看房、买房。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这处土地被正规交易,违建的小楼被依法拆除。但此时“开发商”等相关交易方都已经没了踪影,二老和老同事们为此多方维权,却一直也没有结果。“之前他们只是说去海南旅游,后来他们认为钱追不回来,放弃维权了,才告诉我被骗了30万块钱。这可是两个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张先生也只能好言相劝,让父母放宽心。

事情没过多久,张先生发现二老的朋友圈里又被广告占据了。原来又有老伙伴拉着他俩,从事“交99块钱,领任务转发广告得收入”的营生。“这就是为了骗你们的99元钱,这种行为是诈骗,是违法的。而且朋友圈乱转发这些东西,对你们的形象也是很大的损害。”张先生的苦苦劝解并没有起作用,二老似乎更相信那些每天转发类似信息的老伙伴。

点评

充实的老年人更不容易受骗

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卢明生律师,近些年来遇到过很多老年人被骗导致经济甚至健康损失的案件。

卢律师说,微信等平台造成的直接损失一般不会太大,但是,很多骗局都是从线上走向线下,此时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老人们一边说“不相信互联网上的东西”,一边却对利益诱惑缺乏抵抗力。“作为子女,如果家里老人被骗,无论信息来源是互联网还是线下,都不难取证,只要留住相关的链接、截图、录音,都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权益。”但老人们取证的意识相对薄弱,很多时候需要子女参与,“这并不是强人所难,别忘了,骗子正是利用人们这种想法,才屡屡得手的。”

相比这些事后维权的措施,卢律师也希望老人的家人尤其是子女,能给老人们充实的晚年生活。“现在被骗的老人里面,亲情关系不好的占去了多数。因为他们退休了难免空虚寂寞,就去找陌生环境,以求新奇或是安慰。”所谓温情营销,很多时候便是利用了这个特点。

也就是说,用亲情来充实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是让老人们远离那些难辨真伪的虚假信息的好办法。充分感受到子女关爱的老人们,可以更多和年轻人聊起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他们也才更乐于接受年轻人给予的纠正。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硕

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