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2016年度流行热词大盘点 “小目标”“诗和远方”网络大热

2016-12-08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上个月,北上广三地地铁丢书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好端端的一件以“唤醒阅读热情”为目的的善举,何以成为被阵阵质疑声浪拍打淹没的对象?

3

“丢书”为何难以“唤醒阅读热情”

曾添(17岁)

上个月,北上广三地地铁丢书一事引发网友热议。好端端的一件以“唤醒阅读热情”为目的的善举,何以成为被阵阵质疑声浪拍打淹没的对象?

记得在这场“中国版”地铁丢书之前,英国女明星艾玛沃森在地铁站“丢书”的新闻就已在国内各大新闻网站上被宣扬得铺天盖地,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度也日渐上升:女神丢书?这事儿新鲜!点开看看……艾玛本就是以美丽而聪慧有学识、热爱阅读而为广大国人所喜爱,当人们知道艾玛此举是为了与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并且倡导更多人读书时,自然对此人此事更加不吝褒奖,于是,国内明星也开始了一场“跟风”丢书!

不容否认,这件事的出发点本是好的,只可惜明星们的介入帮了倒忙--那些原本给大众的留下“文化素质低”、“读书少”的明星,竟毫无预兆地在地铁站丢起书来,还偏偏选在艾玛“丢书”刚刚“火”了一把的当口,这就让人不能不觉得他们如此做仅仅是为了蹭热度,吸引眼球,根本不是真的想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进而这场公益活动的纯粹性,也就免不了遭人质疑。

这次“中国式丢书”不被看好的另一个原因,是眼下地铁上的“低头族”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地铁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活动正在进行中。这怪不得在地铁中辛辛苦苦放置过一万多本书的发起者,而是因为这种大力度、强加式的阅读与现阶段大多数人仍未养成读书习惯的社会现实相冲突。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人大多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天上演“拥挤占位大战”的地铁也成为了承载急躁与疲惫的容器,即便是能安装以方便快捷闻名的阅读软件的手机,也常常被拿来刷朋友圈、关注八卦新闻或是阅读没什么营养的网络小说。试问,有多少人能够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在高质量的阅读中?如此环境下,想通过一个横空出世的,甚至不知道能持续到什么时候的地铁丢书活动,让人们立刻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踏实品读纸质书,实在是难以想象。

当下国人的阅读现状急需改变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厚度的国家称不上真正的强大。丢书活动的出现表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为此作出改变,这无疑令人欣慰,只是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作者女,生于1999年8月,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2)班。

我们该如何定个“小目标”

黄欣琪(12岁)

“最好先订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万达董事长王建林这句话瞬间刷爆朋友圈,“小目标”迅速成为一个热词,被网友吐槽。网友们纷纷表示:“首富的世界,我们不懂。”

其实,“小目标”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小目标”也会千差万别。但对于如何来看“小目标”,却非常值得我们探讨。比如,当同学们询问数学学霸:“你是怎样学好数学的呢?”“很简单,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做它600道题。”听完,同学们不禁汗颜。转而询问语文学霸:“你是怎样学好语文的呢?”“从基础开始,先看50本书,最好是名著……”同学们还没听完,就捂着脸跑了。然后,同学们把希望都寄托在英语学霸身上,希望他能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小目标:“你是怎样学好英语的呢?”“so easy!每天都得做听力题、阅读题,再背500个单词。”同学们只得仰天长叹:难道我们离学霸真的如此遥远?“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又比如,当你望着一座山,心里正发怵,看见了一个下山的人,便上前询问:“多久能上山?”“很快,爬到山顶,3天就够了。”他这样说,对他自己而言似乎是挺正常的。可是在其他人看来,这种鼓励方式却像是一种嘲讽,可望而不可及。不但没有起到一种增加自信心的作用,反而打击了别人……

“小目标”如何才能发挥它本该有的作用?我觉得,我们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用切合实际的方式定目标,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以自己为衡量尺度量他人,这样就不会适得其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4年2月,现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学校初一(6)班。

“诗和远方”为何能让人产生共鸣

张园(17岁)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出自高晓松母亲之口的金句,随着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主唱的新单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一说到苟且,我脑海中唰地一下飘过的字就是苟且偷生。但高晓松为什么把这样的生活叫做“苟且”? 我们生活在一个任何事物能以光速飞快发展的时代,仿佛每个人都在为所谓的成功忙碌着,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只为了能活得更体面一点。可这样忙碌着不也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么?这怎么能叫做苟且呢!

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这里的“苟且”代表的只是现实生活,代表那个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操劳、奔波的自己,那个看似拥有全世界其实却一无所有的自己。无疑,是生活的压力使人们感受到枯燥乏味,两点一线地往返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该有的期待。所以人们期待着,向往着能从其他地方找到点慰藉,安抚自己疲于“苟且”的心。

“诗和远方”就是这样的慰藉,它代表着远离世俗纷扰的美好。在大都市里摸爬滚打的人们,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时,这些对美好事物的幻想便成为了支撑人们继续奋斗下去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幻想着,想象自己能去远方旅行,感受诗情画意的美景。当这种美好的幻想被外化成歌词揭示出来,人们自然会产生共鸣,这种共鸣促使我们在微博、微信上疯狂转发这首歌,于是“诗和远方”能火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让我时不时停下追逐的脚步,想一想“诗和远方”吧!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1999年2月,现就读于北京五中高三(8)班。

被“套路”套住的是什么

梁嘉惠(17岁)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如今的我们经常叹着气说出这句话。而很快就会有人带点嘲讽戏谑的语气回答你:“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此外,还有“套路玩的深,谁把谁当真?” “我走过的最远的路,就是你的套路!”各种各样的套路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套路”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么火?

“套路”原指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泛指成套的技巧、程式、方法等,后引申为用某种特定不变的方式处理问题,而如今互联网使得“套路”一词重新定义于年轻人之间。现在的“套路”也改变了以往的套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略带贬义的词语,多指为人喜欢隐瞒,有心机。而那些中了“深深的套路”的人,往往哭笑不得地感叹: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啊!

套路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姑且让我们举个例子。父亲对看电视的女儿说:“女儿啊,咱爷俩谈谈心吧,来说说你的人生理想!”女儿指着电视说:“我要当演员,变成大明星!”父亲鼓掌道:“非常好!理想要付诸实践,那么,现在就开始学表演!你能演一个家庭主妇吗?”女儿:“当然可以!”父亲:“很好,那么试试,把碗洗了吧!”

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女儿,心情肯定不会愉快。这可能是爸爸一时的玩笑话,可单纯的女儿会觉得父亲是在“玩套路”欺骗她,让她做她并不想做的事。这个陷入父亲“套路”中的女儿或多或少会对父亲产生一种排斥感,如果女儿恰好性格比较倔强,可能会因父亲这一小小的骗术而大吵大闹。我想,这也并不是这位父亲的初衷。由此可见,这小小的套路竟会在无形之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套路伤人不仅出现在家庭,在社会上或是在职场中同样也不少见。有些人觉得,职场中的成功就是搞好关系:给客人沏茶,学会说赞美的话,让上司或顾客高兴,如此这般,自己的事业也不会太差。工作久了的人对于这些职场中人际交往的“套路”自然不会陌生,可当它们成为了社会上一种普遍现象,人与人之间是否还存在信任,存在真诚?

“套路”一词的流行其实也是在警示我们:我们已经陷入了这个社会的“套路”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从深深的套路中挣脱出来,逐渐学会摒弃虚伪、寻找真诚。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1999年11月,现就读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高二(3)班。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