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史善朋竹琴社:一声京胡八十载没走样 一句话道出手艺人

2016-12-09 12:10 编辑:TF008 来源:网络

说起史善朋,不是京剧行的人可能不曾耳闻。他是知名的京胡制琴大师,1932年就创立了“史善朋竹琴社”。琴社起初设在李铁拐斜街西口,后迁至琉璃厂,当时,很多京剧名角的琴师用的都是“史家”琴。8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琉璃厂南侧不远处,“史善朋竹琴社”的匾额依然悬挂着;为顾客听音、手工制琴的家传手艺也由他的孙辈史优生继承下来。在这里,人们还可以感受到老北京作坊式乐器行的原始风貌。

dav

做一把定制的手工琴要两个月左右。

店面:半家半店

上个周末,我慕名前往“史善朋竹琴社”。从虎坊桥路口沿着南新华街东侧北行,约300米左右,就看到了琴社的匾额,但让人惊讶的是,匾额竟然挂在一处居民院的门口。这是一个典型的大杂院,从门口进去,里面是一条1米宽的走道,拐角处还堆着杂物;走道正对面,是两间门窗上的红漆有些斑驳的平房,窗台上,几张旧报纸和黄澄澄的柿子透着一股家常味儿。

其中一间门上挂着锁,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墙上挂着几十把京胡。“应该就是这儿吧。”我正犯嘀咕,旁边的门开了,走出一位五十开外的中年大叔。“找谁呀?”声音很脆生。“史优生。”“我就是,进来吧。”史优生把我让进门。

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正面墙上挂着“史善朋竹琴社”的纸匾,一根铁杆吊着数十把京胡和二胡。下面的桌子上摆着一面斑驳的老式镜子、一台电视和一摞蛇皮。左边是一个衣柜、一把椅子和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有一些做琴用的竹筒和工具。桌子下面是一台电暖器和几盆小花,旁边散落着一些竹筒废料和琴把、锉刀等。这里既是史先生的家,也是他的作坊。我听说1949年以前,很多乐器行都是这样的,家店不分。

工序:一板一眼

“我平时就坐这儿干活儿,我觉得踏实。”史优生指着半尺见方的小板凳说。史先生告诉我,如今从进料到刮竹筒、做担子、蒙皮子,所有工序仍都是按爷爷那时传下来的做,一点儿没改变。“只是这个竹筒刮得有些大了”,史先生解释,之所以说尺寸大了,是因为现在演员调门儿没以前那么高了,尺寸大了以后,琴的声音会更宽厚,而不似以前尖细。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