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讯,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多事之秋。许多国家进行了总统选举或政府换届,一批政坛“新面孔”闪亮登场,注入新鲜血液;也有一批政坛“老面孔”已经或者即将离去,有的走得决绝,有的走得不甘,有的走得难堪。

饮恨的卡梅伦
处境:下岗
方式:引咎辞职
原因:英国公投“脱欧”豪赌失败
言论:“我不再适合担任英国这艘大船的船长。”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之后,卡梅伦宣布辞去英国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务。这一场历史性的公投,不仅结束了英国与欧盟43年的“爱恨纠葛”,同时震动了全球化“大厦”,其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扩散。
9月12日,卡梅伦再次宣布辞去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职务。他所代表的牛津郡维特尼选区将举行补选,递补当地的议员空缺。卡梅伦今年50岁,对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正值黄金年龄,但他此次宣布辞去下议院议员职务,意味着将彻底退出英国政坛。对此,许多反对党议员仍不愿向卡梅伦表达任何敬意。不少议员表示,卡梅伦的辞职只是为了摆平保守党内部的纷争。在英国“脱欧”公投期间,他拿整个英国下赌注。他现在抬腿走人,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不过,退出政坛后的卡梅伦似乎更有“钱途”:演讲一小时,进账12万英镑,接近担任首相期间的年收入为14.3万英镑。

玩砸的伦齐
处境:下岗
方式:引咎辞职
原因:修宪公投被否决 豪赌失败
言论:“我的总理生涯止步于此。”
12月5日,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以修宪公投“失利”为由,宣布辞去总理职务,结束两年多的执政生涯。从意大利史上最年轻总理,再到该国史上最年轻“前总理”,伦齐一次又一次以命运的戏剧性转折刷新着曝光度。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意大利人对本国经济很悲观。伦齐2014年上台时曾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试图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同时,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大多数意大利民众始终没有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分析人士称,伦齐主导的公投之所以失败,主要还是因为他把个人的进退与公投结果捆绑在一起,招致选民把复杂的宪法改革公投当作情绪化工具,向伦齐及其政府投“不信任票”。不少人认为伦齐今后仍可能东山再起。

不甘的罗塞夫
处境:下岗
方式:遭到弹劾
原因:经济政策失败以及石油公司腐败案
言论:“我很肯定,我很快会再见到你们。”
2016年8月的最后一天,对巴西“铁娘子”迪尔玛·罗塞夫来说注定是一个艰难的日子,历经风雨、屡战屡胜的她这次失利了。巴西参议院最终表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罗塞夫被罢免总统职务。其实这场风雨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酝酿。那年10月,罗塞夫在大选中赢得连任,意气风发地向巴西承诺,她将比上一任做得更好。然而紧接着她就迎来了难熬的2015年。这一年,全国经济萎缩3.8%,通胀率上升到10.7%,失业率也高达9%。与经济压力一同而来的还有巴西石油公司丑闻引发的反贪腐风暴。
2016年5月12日,巴西参议院第一次投票通过了弹劾报告,这意味着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总统将被迫停职180天,接受调查并等待下一轮审判。尽管一向强硬的她这次依然声音坚定,但是已无力回天。这位69岁的巴西传奇女总统30多年的政治生涯暂告一段落,但她下一步的选择仍受众人关注。

难堪的朴槿惠
处境:停职
方式:遭到弹劾
原因:“亲信干政”、“岁月”号应对不力
言论:“即使道歉一百次也理所应当。”
韩国国会12月9日以压倒性票数表决通过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朴槿惠可能成为第一位提前下台的民选总统。朴槿惠被开列的“罪状”有三个:1、“亲信干政”:让其在民心中清廉律己的形象完全逆转,民调支持率跌至冰点;2、“岁月”号沉船事件应对不力:2014年“岁月”号沉船事故中,朴槿惠“消失7小时”的疑云至今未解。3、检方认为其在财团捐款中涉嫌受贿。
对朴槿惠的弹劾,首先反映出的是愤怒和失望的民意。对朴槿惠的弹劾,促使韩国民众反思政治改革。韩国社会对“政经胶着”的权钱交易深恶痛绝,但韩国多届总统都难免亲信、政府高官与财阀之间的权钱交易,“政经胶着”至今积重难返。
虽然最终要待宪法法院裁决,但无论结果如何,都预示着朴槿惠时代的终结,韩国正进入“后朴槿惠时代”。

灰心的奥朗德
处境:支持率跌至4%
方式:放弃寻求连任
原因:失业率高 社会矛盾突出
言论:“我唯一的任务就是继续领导好国家。”
法国总统奥朗德12月1日发表电视讲话称,他将不参加2017年总统选举,由此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成立以来首位不寻求连任的现任总统。
奥朗德自从2012年执政以来法国经济一直未见起色,失业率长期处于高位,社会矛盾愈加突出。从2015年1月开始,法国就笼罩在宗教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阴影中。连续发生的《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巴黎系列惨案和尼斯恐袭案,严重威胁到法国国内安全。对此,法国政府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难以消除法国人民内心的恐慌情绪。民调显示,奥朗德目前的支持率跌到了4%左右,为法国二战以来的最低点。

纠结的默克尔
处境:连任党主席
未来:谋求第四个任期
原因:难民政策引发争议 一度不妙
言论:“我宁愿时光倒流到很多、很多年前。”
过去这一年,欧洲难民危机已经让默克尔焦头烂额、饱受民众诟病。受难民政策影响,默克尔的支持率曾一度下滑。她领导的基民盟在今年9月德国多个州地方选举中接连受挫,而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高歌猛进,一举拿下10个州的地方议会议席,成为最大“黑马”。一直坚持其所推行的难民政策正确性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9日破天荒地承认,过去的难民政策中存在许多错误。
12月6日,当大家以为默克尔由于难民危机一蹶不振时,她却以89.5%的高票再次当选基民盟主席,德国舆论普遍认为,若不出意外,默克尔第四次出任总理应该不成问题。但如何防止恐袭以确保社会安定,仍然是默克尔连任道路上的两个主要障碍。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