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公益路上“家庭档” 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北京有8户

2016-12-21 14:52 编辑:TF006 来源:网络

2016年12月21日讯,一家人变卖家产承包荒山,用30多年的时间守护这片绿色家园;一对夫妻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多次到敬老院和社区为老人慰问演出,并把歌声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家人多年秉承助人为乐的家风,帮助家境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在刚刚落幕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中,北京共有8户家庭入选,正如北京市妇联对这些家庭的推荐词中所写的:“这些家庭是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家庭的典范,他们的‘最美’各有不同,但都传承了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户家庭,他们的感人故事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让人倍感幸福与美好。

15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王静家庭

变卖家产护林32年

王静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走进她位于妙峰山镇炭厂村的小院,一眼就能看到院子里、墙根儿下各种各样的植树工具,“我们家两代人都和种树有着不解之缘,从当年公公响应国家号召承包荒山至今,32年的时间里,种树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王静如今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和爱人上山护林,还在学校里、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着这份宝贵的绿色传承精神。

1984年,王静的公公李德普响应国家“防尘固沙,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号召,与政府签订合约,承包了炭厂村附近的1300多亩荒山,成为家里的第一代种树人。32年过去了,在王静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当年种下的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等10多个品种、30多万棵树苗已长成了片片绿林。

“在这30多年里,我们全家经历了变卖家产坚持造林的经济困难;经历了周围人不能理解的心痛和无奈。”王静告诉记者,当年刚和丈夫结婚时公婆身体还硬朗,两位老人一门心思扑在种树上,“说一天看不到这片林子就睡不着觉,所以在山上经常一住就是大半年。山上没水没电,只有靠人力去山下挑水,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灯,和外界惟一的联系就是一台收音机”,当时王静和丈夫就每周靠肩挑手扛地往山上送食物和修剪树木的工具。

“就这样一路坚持了20多年,工具不知买了多少,收音机也不知坏了多少个”,10年前,老人岁数大了,不能再上山,对树木看管和养护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王静这一辈身上,他们成为了家里的第二代种树人。于是,春天育苗、夏天浇水、秋天整地、冬天防火……王静和爱人,为了家里的这份绿色传承年复一年地忙碌着。

由于还有正式工作,王静和爱人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开车往返于门头沟城区与山里,然后步行20多公里上山巡视、修剪树木。这两年开春的时候,炭厂村的村民们经常会看到王静一家十几口人背着工具上山补植树木的场景。更让王静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地也都积极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这份绿色精神,节假日会主动要求上山和家长们一起护林。王静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种树护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守护好这片山林更是全家的最大心愿,虽然没有收到过任何金钱方面的收益,每年雇工人挖树坑还要自掏腰包,但我们一家人要把这份绿色的希望传承下去,等到承包合约到期,将一份绿色成绩交给国家。”

13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康艳云家庭

助力贫困生圆大学梦

眼看快到新年了,康艳云盘算着在小长假期间抽出一整天时间去延庆北部山区“探亲”。康艳云和这家亲戚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是每逢节假日必去的一家。

回想起第一次走进贫困学生小许家的情景,康艳云至今还记忆犹新。2004年,延庆高考状元小许被清华大学录取,但康艳云偶然听说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于是四处打听,几经周折,登门拜访。那是一个大年初一的早晨,延庆山区的风像刀子一样往脸上刮,刚一进门,康艳云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残破的窗户纸被风吹得哗哗响,炕上坐着年迈的奶奶,旁边躺着身患重病的妈妈,空空的灶台和锅碗瓢盆看不出一点儿过年的样子。不过,那破旧不堪的书桌却异常整洁,上面摆放着几乎被翻破的书本。

这就是小许的家,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却培养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孩子。康艳云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她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孩子现在最需要什么。“孩子,别着急,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以后上大学的费用就由我来承担,遇到困难尽管和阿姨说。”康艳云把揣在兜里一个装着学费的信封塞给了小许……

从此,康艳云和她的家人便开始了漫长的助学之路,也从此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责任。本不富裕的康艳云一家省吃俭用,她经常把两个妹妹淘汰的旧衣服和旧鞋子拿过来继续穿用;懂事的儿子利用假期在饭店打工补贴家用;当警察的丈夫虽然工作辛苦,但只要有空,他们全家就一起看望并照顾小许的父母。小许很争气,清华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最终读到博士后,现已晋升为副教授留校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各一部。如今,康艳云和小许两家人像亲戚一样经常走动,隔三差五通个电话,逢年过节聚上一聚。

康艳云的本职工作是延庆区商务委执法队的机关干部,生活中她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当作一种习惯。她曾为火车上因坐过站而哭成一团的外地母女提供返程车费和食宿费;曾给陌生老人买粮以解燃眉之急;她还是学雷锋文化志愿者,自2009年起,跟随志愿者服务队奔赴乡村、街道、部队、学校,参与公益演出。她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家人和身边的人投身爱心公益,现在,儿子也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推出了为残疾人免费服务项目等。无私奉献爱心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