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2017从头开始:盘点半世纪中国人发型变迁

2016-12-30 20:56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就要过去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每年这个时候,理发店都是最忙碌的,不少人会选择换个发型,讲究从“头”开始。这些发型体现着人们的时尚观念,也记录着时代变迁。年底了,今天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就来和大家聊聊那些年流行过的发型。

解放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妇女中流行一种“解放头”。看到这个名字就能对它略知一二,这种发型来自解放区女干部、女战士梳的中短发,长度在肩膀以上。当时人们觉得剪短发比梳辫子省事利落,是代表“妇女翻身得解放”的发式,于是在宣传的号召下逐渐推行全国各地,城乡妇女纷纷效仿“解放头”。爱美的人还在“解放头”上略作修饰,有的别个花卡子,有的在发卡上插朵小绢花。

大多数的解放头都是“一刀平”,在家里就能剪。

当时全国人民都投入到建设国家的工作中,哪有时尚一说,所谓“发型”也不过是为了好干活而已。所以解放头能流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便打理。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发型倒不失为一种中性美。

麻花辫

解放头流行的同时,年轻姑娘们还是喜欢梳辫子。不得不说,麻花辫一直是我国女性钟情的一款发型。

50年代,留长发的姑娘大多都梳着一个或两个麻花辫,麻花辫被视为清纯和闺阁之女的象征。那时候,拥有一头浓密亮黑的秀发,成为编麻花辫的基础条件,也是件令人羡慕的事。还有人把头发留很长,不舍得剪掉。

因为爱麻花辫,女性编麻花辫的智慧也层出不穷,如同织毛衣一般手艺非凡,花样百变,变幻出外绑内绑、三股四股等多种“辫子戏法”。

《金婚》里蒋雯丽的麻花辫造型

《金婚》中蒋雯丽梳的这种双辫是5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梳的时候,把头发向后梳,在脑后一分为二,编成两条辫子,最后用头绳或橡皮筋绑起来。双辫两条对称,走起路来,辫子也跟着摆动。当时人们赞美一个姑娘时,总会说“头上梳着两条大辫子”。

70年代,麻花辫依然是姑娘们的最爱。著名歌手李春波创作的《小芳》在90年代风靡全国,其中唱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就是回溯自己知青时的生活,勾起人们对麻花辫的无限回忆。

《孔雀》里张静初的麻花辫造型

70年代红极一时的《红灯记》,主人公李铁梅也是扎了一条绑有红头绳的大辫子,成为年轻姑娘们模仿的对象。

李铁梅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至今仍保有对大辫子的迷恋。在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疯妈给儿子房祖名找的对象,就是照着李铁梅的样子找的。芝麻君的一个女性朋友,有一次也被妈妈绑了一个大辫子,在她看来,毫无保留地把脸露出来,连刘海都没有,简直不能再丑了,可她爸妈却一个劲儿地夸:好看!好看!想来,那也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啊。

前段时间,倪萍年轻时梳长辫子的照片曝光,更是引来网友的赞叹。

想必大家都能深刻体会本山大叔的心情了:

到了80年代,麻花辫发展出了更多的花样。一种叫做蝲蝲蛄辫,一些地方也叫蝎子辫,当时会编这种辫子的人还不多,所以一旦有谁梳了这种发型就特别惹眼。直到现在,这种辫子仍然受到一些女生的喜爱。

还有一种是折辫,比较常见,就是把辫子折起来,辫梢藏在头发里面。这种发型轻便、看起来也更利落。

《金婚》中赵丽颖的麻花辫造型

柯湘头

1975年,随着《杜鹃山》的公开放映,杨春霞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她扮演的柯湘一角也受到人们的喜爱。爱漂亮的女孩子,一时间模仿起了发脚稍带弯曲的“柯湘式”短发。这一发型不同于解放头的“一刀平”,而是一种发脚略带卷曲的短发,额前留着刘海,多了一份女性的柔美。

在那个年代,洗头发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起初人们是用肥皂,老百姓称为洋碱或胰子;后来为了去油,有人开始用碱面。还有一些土方法,如皂角、酸菜水之类的。

70年代的洗头香皂

洗发用品的稀缺,使人们对发型也没办法很讲究,因此稍微有一点样式都会备受青睐。

2007年演员何琳在电视剧《阳光普照大地》中就还原了柯湘头,当时还有观众称很喜欢这这一造型,决定自己也去剪一个。

何琳造型

山口百惠头

80年代初,风靡日本的山口百惠随着一部电视连续剧《血疑》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她清纯的短发形象也成为中国青年女性追逐的新时尚。

这种短发干练而不失温柔,更有中式风格,不少明星都梳过这个发型。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女儿国国王”朱琳:

招手停

80年代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对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沿海地区已经有了美发的热潮,发型的样式也越来越多。

当时流行一种叫做“招手停”的发型。就是把额前的刘海高高地吹起,再用发胶固定,做出招手一般的浪花姿势,由于成型状很像招手时的样子,故由此得名。

招手停

这一发型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发型界的里程碑,第一次把女士们的刘海吹得硬气十足却受到最多女士的追捧,固定发型用的泡沫摩丝也在当时以外来品的傲然姿态挺进了中国。

摩丝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偷用妈妈的摩丝,挤的到处都是,抹在头发上硬硬的,想做什么造型都可以。

招手停不仅受到女性的青睐,一些男性也梳这种发型,比如大家熟悉的高晓松:

高晓松清华大学入学时的照片

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招手停竟然在米兰时装周上亮相。让人忍不住感叹,时尚就是个圈,八十年代的发型风潮也能在几十年后再次流行。

烫发

烫发在中国大规模流行是在80年代,但实际上在50年代,就有了烫发的时髦。当时的北京城正处在大规模的建设当中,传统的服务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1955年3月,北京从上海招收了26名技术工人,同年6月,上海的“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名店在北京联合成立了一家大型理发店,名为“四联理发馆”。

上世纪50年代王府井的四联理发馆

后改名为四联美发

开张后的“四联”依旧保持着上海的时髦理发风格,烫大卷、波浪花等业务都有。1956年8月4日,《北京日报》上还刊登了关于“烫发”的消息,并附有十种最流行的发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图片及配文来自《北京日报》

当时的理发店一般挨着照相馆,很多人做了头发就先去拍张照,“到中国照相馆照相、到四联理发”成为当时的潮流。

“文革”期间,“四联”关闭了烫发的业务,直到1976年底,“四联”才可以“偷偷”恢复烫发。为什么说“偷偷”呢?当时“文革”虽然结束,但禁忌尚在,可文艺界要对外交流,总要讲究个形象,所以文艺界的人士凭单位介绍信可以到“四联”烫发,而且只能用小刷子给烫点花再给扎起来,不允许做波浪。

后来“四联”的师傅吴永亮回忆,他当时接待的第一个拿着介绍信来烫发的是电影演员田华,她要去日本出访,结果一张开给田华的介绍信,她带来了四个人。为了能烫发,文艺界当时兴起了“走后门”,三亲六故只要有在文艺院团的,都想办法来美上一回,因为当时“四联”只有一台电烫机,不托关系、走后门,根本排不上号。

电影演员田华

80年代烫发就风靡全国了,成熟的女性都烫起了大波浪。不过那时的烫发方式比较单一,属于冷烫。用电帽戴在头上加热,还有用热毛巾捂在头上加热的,一个头上要捂上三四条毛巾。还有不少女孩买了发卷自己做卷发,经常可看到顶着满头发卷的人走上街。

《幸福来敲门》中杨紫在家烫头发

伴随着烫发的流行和发型式样的多样化,发卡、发带、发油、发乳等饰发和护发的用品一并而来。

那时候男性也有烫发的时髦,再配上夹克衫、跳段霹雳舞,老一辈的自然接受不了,称他们为“小混混”。

林青霞头、郭富城头

80年代,随着林青霞的走红,她的发型成为年轻女孩竞相模仿的对象。长发披肩的美女也开始成为男孩子的梦中情人,甚至成为女性气质的标准形象。

林青霞

在男性中则流行“郭富城头”,这个发型的特点是两边头发厚浓,从中间自然分开,四六分或者三七分,形状像蘑菇。那个时候的年轻人还会拿着郭富城的海报跑去理发店对发型师说道:“给我剪成郭富城这个样子的。”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满城尽是“郭富城头”。在那个年代不剪个“郭富城头”就算是落伍了。

郭富城

染发

中国人的头发天生是黑发,但黑头发会令人感到比较沉闷,所以当染发技术传入中国后,很多人开始选择改变头发的颜色。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还是比较传统的染发,目的只是为了盖白发,还没有所谓的“潮流颜色”。

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就开始追求不同的颜色。染发成为一种潮流。适当的颜色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好,增加头发的动感和光彩。

几十年的发型变化体现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如今,随着烫染技术的进步、影视作品的流行,人们在发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每年年底到过年前各大美发店总是客满为患,人们都想着换个发型,不仅是让自己换个心情,在别人看来也精神很多。

所以,今年您准备做个什么发型呢?

 

来源:麻团儿 芝麻匠通讯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