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体育

轮乒金牌教练白刚:39岁才起步 摘了23块金牌

2017-01-04 10:44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月4日讯,已经55岁的白刚,算得上是轮乒赛场上的一个奇迹。他39岁开始轮乒职业生涯,曾经成绩垫底,也曾奋起直追。到43岁,4年时间里他统揽了国内外大大小小比赛一共23块金牌。执教后,他又带出了单打和团体双冠王、残奥会轮乒冠军薛娟。

白刚

说起来,老白还是个业余教练,但他却是中国第一个轮乒金牌教练,也是为数不多甘愿当陪练的总教头。奥运冠军的光环之下,很少会有人去了解他的故事。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自编教案,学电脑、写公号,除了训练上的事,他还做公益,希望队员能了解中国,胸怀天下。

耀眼的成绩

推开北京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体育馆的大门,在一个训练馆内,穿着红色运动裤、紫色半袖的白刚正坐在轮椅上和里约残奥会双冠王薛娟练习对打。

战况十分胶着。薛娟一个直板球过来,白刚迎拍还了回去,7个回合后,双方连续能力都很强,最后,薛娟一个利落地侧拉,小球儿带着旋转直抵案角。“好球儿!”乒乓球擦案而过的同时,白刚铿锵有力地呵道。

训练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一直要持续到中午11点多。下午继续,晚上还有加强练习。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果然辛苦又枯燥。室外气温零下4度,室内虽然开着空调,但训练馆很大,似乎并没那么温暖,穿着半袖的白刚已经微微冒汗了。

两个人的轮椅旁都摆着一个置物架。上面放着一个塑料小盆,盆里能装大约100个乒乓球。打完这100个球,需要15分钟上下。这是每一个小单元的训练时间。一天将近8个小时的训练,就是由这样的15分钟填满。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耕耘的汗水。如今,回头来看几个月前在里约残奥会上取得的成绩,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派出307名运动员,12天苦战,共赢得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北京一共有22名运动员入选,他们参与了8大项比赛,获得了5金5银2铜的战绩。

其中,薛娟获得女子TT3级单打冠军和团体冠军,张淼获得TT4级单打亚军,郭兴元获得男子TT4级单打亚军。两金两银的收获,使这支来自北京的代表队成为残奥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运动队。双冠王薛娟,也成为北京市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梦想的起源

“轮乒,按照运动员的残疾程度,一共分10个等级,从TT1到TT10。级别越高,残疾程度越轻。其中TT1-TT5必须坐轮椅参赛。”训练间隙,趁着休息,白刚撑着轮椅站了起来。

他能走路,但走得有些蹒跚。看起来就像是以右腿为重心,上身使劲带着左腿向前悠。他坐的轮椅垫上,右侧也明显低于左侧。穿的红色裤子上,右侧大腿部,因为常年磨损,竟赫然有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破洞。

“这条裤子穿了7年了。” 老白的眼睛笑得弯弯的,平时一贯节俭,训练中他毫不在意形象。他说,平时自己确实是靠右侧为重心,打球是,走路也是,“右腿为轴,上身尽量保持平衡,让左腿看起来没那么怪。”可当用手触摸他的左腿,大腿骨上几乎没有肌肉,只有右腿的一半粗细,还是让人感到有些吃惊。

老白出生在西安。生下来不到4斤,1岁半时因发烧打针出现失误,得了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左下肢残疾。身体瘦弱,经常生病,所以他希望能通过参加锻炼提高免疫力。他喜欢球类运动,尤其是乒乓球。

高中毕业后,他在制作变压器的厂子里工作。当年,为了备战第五届全国残运会,陕西省残联在西安市工人俱乐部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封闭训练,他有幸参加了集训。经过4个月的训练,让他学会了用横板和长胶打轮椅乒乓球。2000年5月,他代表陕西省第一次参加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但在团体赛和单打中,他没赢一场球,以倒数第一的成绩回到了陕西。自此,他激发出向金牌挑战的欲望。

金牌的背后

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白刚向金牌发起了冲击。他停薪留职练起了球。直到4年后,他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战胜对手,戴上金牌,这才真正实现了金牌梦想。

那一年,他也终于迈进了国家残奥乒乓球队的大门,开始有了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和队友在同一起跑线上训练。在2005年和2006年的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他连续荣获男子轮椅公开级单打冠军和男子TT5级单打冠军。

2007年5月,在云南举办的第七届残疾人全运会上,他又荣获男子TT5级单打冠军和男子TT4—TT5级团体冠军,使陕西男子轮乒项目,在全国大赛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2008年北京残奥会结束后,白刚回到陕西省残疾人乒乓球队,成为一名轮乒教练。2009年底,他又调到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做助理教练工作。根据陕西省残联的安排,他在身体发胖和体能下降的情况下,又参加了第二年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

比赛成绩出人意料,他又连续第4次荣获了男子TT5级单打冠军,并首次荣获男子TT5级团体冠军。优异的比赛成绩使他重返赛场,有机会参加了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在亚残运会上,白刚在男子TT5级单打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到了本届亚残运会男子TT5级单打冠军。

23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白刚的运动员生涯虽然短暂,却成绩斐然。后来,由于医学分级标准的变化,广州亚残运会也是他最后一次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比赛。之后,他走上了执教的道路。

特别的教练

老白带的这支由8名队员组成的轮乒队,平均年龄28岁。刚接手时,这支队伍的最好成绩就是2011年浙江全运会单打第5名。“这么好的训练环境打出这样的成绩,肯定毛病很多。”

2012年起,他开始抓管理抓训练,带着队伍打比赛。他住在训练中心的公寓楼里。每天他比队员早到半小时,利用这段时间,看乒乓球专业书籍,研究理论。训练时,他不光是教练,还是队员们的陪练员。“轮乒受过训练的人很少,我有优势。而且,现在找轮乒陪练,也并不好找。”

白天训练,晚上,他开始自学各种软件。他自己拍视频,做教案,进行多媒体教学。他把训练中的正确动作、错误动作全部录下来,一遍遍放给学员看。

老白心思缜密。通常,周一到周五是固定训练时间,周六上午他安排队员自由训练,并不安排训练内容和对手。虽然不在训练现场里盯着,但他会像个班主任一样,偷偷溜到门后,透过门缝,看大家是不是在自觉训练。

私底下的他很健谈,对年轻的队员们来说,他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叔。他不光教会她们技战术,更希望让她们了解家乡,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了解的渠道就是通过沙龙的形式。沙龙每周一个主题。他刚进队的时候,第一次沙龙聊得就是小个子运动员邓亚萍。她得冠军、上剑桥、当博士,一个队员念老白整理的资料,大家集体讨论,为什么别人能成功。最近,老白准备了很多有关抗战的内容。地道战、地雷战……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八路军为何能打胜仗?老白帮队员们剖析,并希望大家能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乒乓球上。

“举一反三。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再用到自己身上。这样又了解了历史,学到了精神,还丰富了生活。”老白说,他有4个轮乒梦想。当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已经实现了。他还希望能做一个有知识的教练,写些有关轮乒的教学文章。因为感同身受,老白的最后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公益的形式,成立轮乒家园,让热爱乒乓球运动的残疾人,能有一个免费打球的地方。他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指导这些人,为全民健身出把力。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刘琳/文字 张林/摄影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