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玺知多少?田黄玉玺也许就是未来神话!
2016年12月14日,在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一枚清朝乾隆“乾隆御笔之宝”寿山石质玉玺被中国买家温州商人杜圣博以1750万欧元的成交价拍下,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超过1.6亿元。引起全国藏界一片震动,又让中国人火了一把,关于杜圣博是否能在规定的日期内全额付款的问题上,各种猜测纷至沓来,不一而足,迄今尚未尘埃落定,是喜剧,还是闹剧,都是奇迹。
法新社报道,这件公元18世纪的玉玺质地为软玉,雕有象征帝王权威的九龙纹饰,四边为夔龙纹,玺顶有九龙抢珠雕刻,外观大体呈红色。底部刻有“乾隆御笔之宝”字样。这枚玉玺是他用于作品落款的印玺之一。
近年来,乾隆皇帝的玉玺一直是拍卖界的热点,拍卖价格不断创新高,所有的媒体报道皆认为乾隆皇帝的玉玺有1800多枚,其中1100多枚现存放在故宫,还有700余枚散失在世界各地。然而,乾隆皇帝的玉玺现存1800多枚的说法究竟出于何处呢?
(江苏藏家收藏的乾隆玉玺也有挑战性)
事实上,明、清两代是中国印章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朝十二位帝王中,无论质量数量,都以乾隆宝玺为最,其一生共制印玺1800余枚。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这个说法的来源大多是依据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帝后玺印谱》,该书第十三页记载道:“首先,数量巨大用料多样。据乾隆《宝薮》及现藏宝物粗略估计,乾隆一生共刻制宝玺达一千八百余方,在质地上印章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800余方,宫殿玺大部分是用玉雕制的,玉石品种包括碧玉、青白玉、白玉、青玉、墨玉、汉玉600余方,铜玺240方,其它质地如青金石等不超过200方”。根据以上说法,库存实物已达到1800多方。
《乾隆宝薮》上的宝玺究竟有多少?
其中现存放于故宫的又有多少?故宫未曾披露过,另外,故宫公布的乾隆玉玺1800多方仅仅是对手中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并不能代表乾隆玉玺在全世界的存世量,也就是说流入在世界各地的乾隆玉玺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清代帝后玺印谱》记载现存于故宫的皇帝玉玺还有:康熙119方、雍正160余方、嘉庆500余方、道光60余方、咸丰20余方、宣统50余方、慈禧150余方。努尔哈赤、皇太极、同治、光绪四位皇帝是否有玉玺均未提及。
应当说《清代帝后玺印谱》是根据故宫存有的玉玺和史料编撰成书,是当前研究我国帝玺文化的重要史册,其权威地位及重要作用无他人可以替代。
然而,毕竟中国的近代史屡遭帝国主义的侵略,1860年英法联军把圆明园不少于15万件的稀世珍宝抢掠一空,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了紫禁城,无以计数的稀有国宝流出故宫散落在世界各地。
国民党败退台湾又带走了70多万件国宝,如果认为存世的清代帝玺就仅仅只有《清代帝后玺印谱》记载的这些,不免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之嫌,其后果将会导致流入在民间的帝玺不被认可,有些可能转而流出国门,被杜圣博这样的先生高价买回,富了外国人的腰包。
清朝最著名的帝玺莫过于乾隆田黄三连章,三枚印章中,左边一枚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印文“乾隆宸翰”;中间一枚为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印文“乐天”;右边一枚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印文“惟精惟一”。
另外,这三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左边一枚为阳文,布局采用标准格式;中间一枚也是阳文,“乐天”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右边一枚为阴文,采取回文法排列,整个印面饱满匀称、和谐美观。三链章的制作采用了链雕的技法,所谓链雕,也就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没有任何裂缝黏合的痕迹。田黄石质软(硬度大约为2.5--3.0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断石破,因而这件田黄三链章的工艺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中国人民邮政在一九九七年还为三连章发行了邮票,以致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但视田黄为帝石的大清王朝,是否有田黄宝玺,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
迄今尚无定论。故宫现存有数枚田黄小印章,台湾故宫有“九读”田黄印章,但都不是乾隆二十五宝玺的文字内容,难道大田黄在清代就已经枯竭断绝了?
2016年6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了清朝恭亲王的一对413.2克田黄印章,成交价加上佣金8524万元,恭亲王都拥有使用田黄印章,想必大清皇帝的田黄帝玺也是应该有的。
现藏北京荣宝斋4.2公斤的田黄原石证明了福建寿山乡是有过大田黄的。
据藏界传闻,民间有10公斤以上的清代田黄玉玺存在,只是不被专家们认可而已。如果某年某月清代的田黄玉玺在国外拍卖行横空出世,同治光绪的帝玺某一天突然出现,不知我们的文博专家又当作何感想?国内的富豪又当作何行动?愿我中华之物皆归中华!
(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徐苏安,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本内容为广告,由上海源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放。本篇文章在于传递广告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与上海源仪方面联系。联系邮箱:2352425680@qq.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