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教学大缸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赵忠贤、屠呦呦获最高奖

2017-01-09 16:19 编辑:TF003 来源:教学大缸

2017年1月9日讯,今天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

资料图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据了解,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9项。 此外,还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五项奖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奖金金额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这一奖项的首届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个人,从奖项2000年设立至今,共27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平均年龄超过80岁。

超导院士赵忠贤

生于1941年的赵忠贤,辽宁新民人,1964年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他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坚持高温超导研究已有40余年。

超导研究史长达百余年,其间高温超导有两次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重要成果。分别是:1987年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2008年以后发现系列50K(K:开氏温度,0K为273.15摄氏度)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赵忠贤曾在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9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排名第一),又在2013年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诺奖得主屠呦呦

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浙江宁波人,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

屠呦呦及其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按照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中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包括ACT治疗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2000—2015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约挽救了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比如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科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学大缸”,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教学大缸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