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老片幕后:1958年,李克农建议八一厂拍摄《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7-01-12 12:14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1958年,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曾风靡一时,并被誉为红色经典。殊不知,当年这部影片是李克农同志顶着极大压力,建议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1955年4月3日,我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潘汉年因“内奸”问题被逮捕,他领导的“潘汉年系统”以及和他交往密切的人士都受到牵连。潘汉年入狱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李克农对潘汉年“内奸、叛徒”的罪名提出质疑,向中央报告中列举有关潘案的五条反证。1958年,李克农建议八一厂拍摄根据李白烈士为主要原型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而李白烈士正是当年潘汉年领导下的情报工作者……

作者:杨庆华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要人物李侠的饰演者,是上影厂的孙道临。八一厂内部对请孙道临演李侠有争议,认为孙道临适合演《家》中大少爷那样的角色,不适合演革命军人。导演王苹坚持请孙道临,她说:“孙道临眼睛里有一种深邃的感觉,一种使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是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所特有的眼神”。

影片的外景在上海拍摄。孙道临在拍摄散记中写道:“拍摄李侠以湘绣庄先生的面貌出现那一段时,我仅仅想到要像个‘生意人’,装啥像啥,强调了世故圆滑,因而举止显得轻飘琐碎。后来到北京,在拍摄内景前访问了一些当年从事地下斗争的老同志,他们说,创造李侠这个角色,首先要考虑到他的‘底色’”。为了在表演中保持人物的“红底子”,孙道临在拍摄李侠被捕受刑一场戏前,亲身体验了坐“老虎凳”的滋味。这场戏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审讯室里,日本宪兵队长手持皮鞭问道:“你是八路军?李侠:不是。宪兵队长:共产党?李侠:不是!宪兵队长:你是什么人?李侠:我是一个中国人……

影片中扮演李侠妻子何兰芬的演员袁霞,是第二次拍电影。袁霞回忆:有一场戏,李侠回到家里,告诉何兰芬组织上同意他们留下来的好消息。排练的时候,袁霞手里抱着“孩子”,看到孙道临兴奋地走进来后,就把“孩子”往旁边一扔,自己迎上去和孙道临说台词。导演王苹对袁霞说:“你手里抱着的是你的儿子,不是个包袱,你怎么能一扔就走呢?”王苹的话启发了孙道临,他处理成这样:接过孩子,一边逗孩子一边说:“宝宝,爸爸不走了……”这场戏拍的十分生活化。

《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于大跃进时期。据《八一电影制片厂大事记》记载:1958年10月13日,厂党委作出“全厂动员,为迎接十周年国庆,献出三十六颗电影卫星而奋战”的决议。导演王苹没有受当时社会上狂热情绪的影响,而是放慢节奏,从容不迫地刻画人物。影片结尾,李侠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通过电码向延安的战友告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伴随着电波图像和电报的滴嗒声,片名“永不消逝的电波”出现在银幕上。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郑重向全党宣布:“把潘汉年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