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42家航企公布航班延误补偿标准 延8小时旅客可获赔400元

2017-01-11 11:30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月11日讯,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关于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实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相关工作情况的通告。通告对国内航空公司公布的运输总条件、机上延误应急预案中关于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内容及补偿方案进行了汇总。

2017年我国航班正常率力争不低于75%

通告显示,国内42家航空公司公布了航班延误补偿标准。航企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多数航企将给予最多400元的经济补偿;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的航班延误补偿方案较为类似;有的航空公司直言:“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都不提供经济补偿。”

航企原因致航班延误

旅客最高获400元补偿

民航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航班正常率达76.46%,同比提高9.16个百分点,在构成航班延误的各类因素比重中,天气因素由2015年的29.5%上升到目前的56.8%,已成为影响航班正常的主要原因。

根据民航局1月6日发布的42家航企延误补偿标准,因天气、突发事件等“不可控”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旅客住宿、餐食费用需自理,将无法获得补偿。即非航企原因的延误处置上,42家航企均采取“协助安排、费用不担”的运输总条件。

相比之下,针对航企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各航企的处置方式和补偿标准略有不同。记者梳理发现,国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公布的航班延误补偿标准标准基本一致:延误4小时(含)以上不超过8小时,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200元;延误8小时(含)以上,每位旅客补偿人民币400元。中国国航表示,航班在经停地点延误或取消,或者国内航班发生备降,“无论何种原因,我们将向您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

在航班延误补偿标准上,深圳航空、山东航空、昆明航空、大连航空、国航内蒙古公司、重庆航空、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吉祥航空、四川航空、成都航空、东海航空、西藏航空、青岛航空、江西航空等对旅客的补偿金额亦为最高不超过400元。

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则将上述标准设定为“最低”标准。东航表示,航班延误8小时(含)以上,最低补偿标准为人民币400元。也就是说,旅客实际拿到的补偿可能高于这一数字。另有部分航企或增加了延误4小时至6小时的补偿档位;或将补偿金额下浮100元。

部分航空公司明示 航班延误不予补偿

对于航班延误的补偿,中联航、长安航空、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九元航空、春秋航空、桂林航空、广西北部湾航空等航企表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均不提供经济补偿。

记者注意到,在无经济补偿的航空公司中,过半都是廉价航空公司。“基于商业模式差异,在航班出现延误时,低成本航空公司很难为旅客提供经济补偿。与不提供餐食等条款一样,这一信息会在官网或者合作网站的购票页面做出明确公示。”春秋航空一位负责人说。

不对航班延误进行经济补偿,不代表要降低服务水准。因航企原因导致航班延误或者取消,长安航空称,将提供免费的退改签服务及餐食住宿服务并协助旅客完成后续行程;广西北部湾航空同样表示,可向旅客提供餐食和住宿等服务;九元航空则承诺,会及时将延误或取消信息通知旅客;春秋航空人士也表示,将为旅客及时提供后续的退改签服务,是否免费、收费比例如何要依据旅客购买的客票类型而定。

航班延误应急预案应公布

旅客不得有破坏秩序行为

各大航空公司还对信息通告、餐饮服务提供时间、下机条件及限制等做出规定。同时,《通告》还披露了各大航空公司的网址、投诉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明确,发生机上延误后,承运人应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机上延误应急预案。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承运人应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个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在此期间,应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在夜间大面积航班延误期间,机场管理机构应协调相关单位延长机场巴士运营时间。

另外,《规定》明确,旅客应文明乘机、合法维权,不得有破坏设施设备等扰乱民航运输生产秩序的行为,否则将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支招

可购买航空延误险预防损失

航空公司航班延误补偿政策修改后,旅客未来能通过什么方式,来防范航班延误带来的资金损失?桂林航空在延误补偿条款中提醒,旅客可自行购买航班延误险。有业内人士建议,航班延误险属于航空的附加服务,赔付范围较广。通常,保险产品还会根据延误时间长短,设置阶梯式的赔付标准。

另外,一些信用卡也携带航空延误险功能。在北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就职的苏钰就曾因为刷了信用卡买机票,而“意外”获得了航班延误的赔付。他说,“有次出境,由于航空公司人力安排的问题,航班整整延误了20个小时,没想到,却因为刷了带保险功能的信用卡买机票,回国提交相关手续后,真的收到了300元赔付”。(综合央广等)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