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pm2.5一高全体就等风来:重温北京曾经怕风来的日子

2017-01-15 17:20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日报

如今一有雾霾就开始“盼风来”。不过时光倒转几十年,风来可不一定是开心事。雾霾中的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那个头儿更大的风沙粒,不就等于是PM250了……当年为了治理这“PM250”,北京人和周边各省市都付出了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经过多年的治理,北京人终于不再“怕风来”。今儿个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就用一系列珍贵图片和报道,与您一起回顾这几十年的治沙之路。

五六十年代  

全民植树 绿化荒山
北京风沙的厉害,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历史上的北京也曾一片清翠,八达岭上松林茂密。但是经过兵荒战乱的年代后,林木凋敝,绿色消退。到1949年,北京城区仅剩行道树87公里,公共绿地476公顷,区区6.41万株树木,八达岭则成了荒山秃岭。1956年3月11日,著名作家邓友梅曾在本报发表“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写了北京的大风: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但风沙遮住我面前的一切,看不清人在哪里。等两个顶天巨柱的旋风从我面前滚过,我能稍稍看见些东西时,六十公尺长的防风墙已歪斜得很厉害了。两头的边沿挂着折断了的、粗大的半截杉篙,在空中甩荡着……

1956年4月19日本报报道,本市建成了第一条卫生防护林带。

“这条林带在东直门外酒仙桥一带,全长三千五百公尺、宽三百五十公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北京部队的军官和士兵们在这条林带里,栽上了三十多万株树木。

北京市园林局还计划在西北郊和北郊建造两条小型防风沙的林带,局部改善北京的环境卫生。"

1957年1月9日,《北京日报》1版,五年计划期间造林总数超过国民党时30倍。

1958年4月8日,本报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指示——全党全民齐造林,森林十年翻一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