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道

当恐归族遭遇中国式盘问 真的需要一份“春节自救指南”么?

2017-01-26 10:58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日报公道

说到“恐归”心态,有读者反映,近乡情怯倒没什么,过年回家最怕的,还是被七大姑八大姨问东问西,陷入有没有男女朋友、有没有房子车子票子的所谓“中国式盘问”里。

“被问”的现象太过平常,以至于已经蔓延成了一种社会情绪。前些年,有这么一副对联描述: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

而今年,春节自救、反怼的攻略出现得格外早,似乎有从以吐槽为主转向进攻的态势。“张士超”团推出神曲《春节自救指南》、《又是一年逼婚时……你准备好这样怼回去了吗?》等微信文章无不引发刷屏效应,让人笑中带苦。其实,谁都知道,这种怼人攻略,只是戳中情绪的痛点,博大家一笑,没有人会真正地照此执行吧?

现在的回乡,多是年轻一代,从大城市回归到那片承载着自己成长印迹的故土。这其间,家里人单刀直入的盘问,和小年轻虚与委蛇的回答,以及被冒犯的心理感受,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差异。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从文化的视角看,城镇化的过程,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冲突难免出现。世界上其他经历了城镇化的国家,也是这样。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看似矛盾的名句:返乡者到家了,却尚未抵达,想必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而在中国,文化碰撞还要更剧烈一些。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会遇见西方文化。在春节这个深具传统意味的时节,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中方的价值观念交织,“中国式盘问”的尴尬只是一种突出表象而已。

对此,也没有必要心急如焚地去争论,究竟谁对谁错。如果一定要说“解法”,公道君(ID:bjrbplb)倒是有一个很喜欢的词,叫“多元化”。多元既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描述,也是应该倡导的价值观。在一个多元社会里,有人愿意追求安定,早早成家立业;就会有人生性自由,享受单身。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多么可怕,一个社会,理当不只有一种活法,理当容得下多种价值,如此才有参差多态的美丽。

当被七大姑八大姨问起来,其实你真的不必怼回去,甚至陷入价值观论战里。面对多元多变的社会,不妨从多一点理解开始。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公道”,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京日报公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