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见字如面》回到“从前慢”年代 选信标准最终其实只有一个

2017-01-26 19:36 编辑:TF008 来源:澎湃新闻

黑龙江卫视近期播出的《见字如面》,仿佛把观众又拉回了过去那个“从前慢”的年代。一时间,“综艺届一股清新的泥石流”成了这个节目耀眼的标签。打造这档节目的,正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语桥——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制作团队。

《见字如面》第一季海报。  《见字如面》节目官方微博 图

或许你觉得《见字如面》看起来很眼熟,很像英国伦敦的著名活动Letters Live,该活动从2013年开始,每年请很多名演员在Freemasons’Hall为观众朗读书信,比如抖森朗读的自然科学家Gerald Durrell的信。

谈到缘由,《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起初是想做一个读书节目,因为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一档读书节目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但很快,做读书栏目的创意被否决了。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本英文书上满满的全是西方世界征集到的私人信件,“这解决了我的困惑”。

“网络时代,书信的消亡是趋势,但书信文化并没有消失。书信这个载体所承载的那份文化、感情以及内涵,是这个节目希望能够在这个时代有所保留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初衷。电子邮件、短信、微信这些都能成为书信的一种形式,甚至百年之后它们可以成文物,成为这代人生活的一个体现。”关正文说。

关导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大众性质最坚实的底气。

 
《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

明星们听到“见字如面”几个字及节目的基本创意,几乎就毫不犹豫地答应加盟,并以丝毫不亚于参演夺奖影视剧的态度来准备《见字如面》。这些具有公益心的明星来参演《见字如面》这样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想要做些有情怀、有价值的事情。

《见字如面》从选信阶段开始,广泛邀请了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书信博物馆和档案馆参与推荐节目所需的信件,最终通过反复比较、研判,从上万封信中精选出百余封跨越古今的信件,进入节目的正式录制。

半年的时间,从上万封信到五百封信,谈到选信的过程,他说“目标就是要每封信都直击人心”。最终入选的信件主要看其关涉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但所有标准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

比如作为历史上的第一封家书——黑夫家书,历史价值毋庸置疑。更打动人心的是,它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表现出来的浓郁的亲情和现代社会中的亲情并无二致。信里说“快点寄钱”, 钱花完了,还借了战友的,“寄钱要赶快,再不寄来,‘即死矣’”。这与大学时向父母写信催帐的学生有何不同?

每一封信都是在打开历史的一个片段,每一个片段也都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或将要经历的。“人性很难改变,人的经历也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希望,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能进入到更真实和复杂的层面,而不是用简单的概念来阐述。”关正文说道。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