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道

习近平2·19讲话一周年:媒体深度融合大潮已至

2017-02-19 14:51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日报公道

2月19日,央视新闻移动网正式上线。此前一天,37家省级、计划单列市广电机构集体已签约入驻央视新闻移动网,共同打造全国广电系统融媒体“联合舰队”。

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起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正式上线。

2月19日,新华社正式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为国内媒体提供融合发展新平台。

这一天,中央主要媒体纷纷祭出了大动作。都集中在“2月19日”发力,深意是一致的。一年前的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并专门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就新闻工作者怎么认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以及怎样更好履行这份职责提出了要求,明确指出“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当时,业内人士基本上都已认识到,这场座谈会、这场讲话可谓指导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长期纲领性文件。一年之后回头看,无论是从媒体发展的客观局势,还是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导向,以及媒体求发展的自主动作,莫不是沿着那场座谈会的基调在往前推。在不断巩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前提下,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媒体深度融合持续加码。

“翻天覆地”,或许这个词可以形容过去一年中国媒体发展的变化。无人机航拍、VR/AR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媒体运营中;“对着镜头能讲,拿起话筒能说,举起手机能拍”,新闻工作者的“傍身武器”渐渐升级、变得多样,全媒体人才越来越多,全媒体矩阵越来越整齐。一个现实愈发清晰:媒体已不仅仅是一张报纸或者一帧画面或者一段声音,报网端微、文图音视正在齐齐发力。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变革,不少地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正在暗自蓄势。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媒体变革的方向和共识逐渐达成。以北京市媒体为例,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共有新媒体产品129个,此外还在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等平台发展大批自媒体产品;北京广播电台已把多档精品节目挂到网络视频上同步播出;“北京时间”的日均页面浏览量和日均访问用户数分别是1.6亿、2200万,成为拥有41个频道、14个特色栏目、涵盖国内所有省市地方频道的完整架构。

“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总的来看,媒体融合的势头很劲。走过惊慌迷茫的探索期,如今大多数媒体对于未来发展都已心中有数,工具箱里的“工具”打磨了不少。打造“中央厨房”、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中央也已将深度融合的路线图画出。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是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的。在行业大洗牌之时,懂得趁势而上、趁势而起,至关重要。应该说,只要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过,有基本的媒体认知,朝着这个方向走,就能谋得不少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能不能看清这一大势,有没有魄力和勇气按照顶层设计自我改革,决定着谁将在未来稳居媒体行业的鳌头。

当然,机遇永远伴随着挑战。我国媒体融合酝酿出来了不错的“势”,同样也必须警惕无处不在的“险”。这个“险”,首先就蕴含在某些媒体工作者的心态中。一些媒体人特别是传统媒体行业的“老人”,视新技术为洪水猛兽,甚者陷入了“媒体消亡论”和“职业消亡论”的悲观中。在“唯快不破”的时代,不愿意大改、不愿意快改,很可能就被甩到潮流的后头。

这个“险”,还蕴含在对新技术、新模式的盲目崇拜中。有人惊叹于渠道平台的杠杆效应,觉得“内容为王”已经过时,其结果是渠道不断拓展,优质内容并未与之同步,或者认为有了“两微一端”就是融合发展,不关心实际传播效果,使融合流于形式。

这个“险”,也存在于紧迫的赢利前景中。建设新平台、发展新技术是需要资金投入,如果媒体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只是一味“搞副业”“吃老本”,长期入不敷出必然无以为继。

媒体融合,大潮涌动、大势已起。势不等人、时不我待,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于行业转型中找寻发展空间,我们不能踌躇犹豫。唯有如此,当代媒体人也才能在这千帆竞渡的传媒世界赢得一席之地,紧紧握好这一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接力棒。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公道”,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京日报公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