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新版《射雕》为何能从翻拍剧中脱颖而出 老金庸迷保驾护航

2017-02-22 19:04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自从开始追着看新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后,我心里就满是抱怨,抱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竟然是周播剧,每周只更新四集,播得太慢了,一点都不解渴。好在我对《射雕》的故事已经很熟悉了,剧情对我来说不再具有悬念,即便是这样,它依然吸引我和周边不少小伙伴的追看。

起初想看新《射雕》的念头很简单,就是想看看它何德何能,敢于挑战经典重拍这个影视行业颇为棘手的课题,而且还是大胆起用新人主演。说其棘手,正是因为金庸经典原著早已深入人心,此前更有多个版本珠玉在前,要想满足这样一批挑剔观众的口味,可谓是难上加难。偏偏《射雕英雄传》,又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拍摄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单说电视剧,较为受大众熟知的《射雕》版本就有四个:83年黄日华翁美玲版、94年张智霖朱茵版、03年李亚鹏周迅版和08年胡歌林依晨版,自83版铸就经典之后,后续各版本电视剧都难逃观众的苛责,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剧本的改编,都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今不如昔”的吐槽。

经典翻拍既然如此难以讨好观众,是否这是一件徒劳之举呢?我常看到一种说法,片面地把经典翻拍蔑视为“炒冷饭”,认为这是原创性缺乏的表现,看看,老掉牙的故事还在拍,这不是偷懒省事嘛!

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对待翻拍,重要的是看作品的内容。《射雕英雄传》原著虽然是金庸创作于60年前的作品,其情节经过长期的传播和演绎,早已为读者耳熟能详,但好的作品,正在于历久弥新,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依然能够保持其璀璨之处。《射雕英雄传》中贯穿始终的家国情怀和侠之大者的精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激励人心、让人读之热血澎湃,而书中基于真实历史背景架设的武林世界,那些英雄、帮派、武功、秘籍、山水、遗事构成了一幅如幻如梦的图景,虽与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但其间的人情冷暖又与我们有着微妙的联系。不同时代的读者,眼中都有不同的郭靖和黄蓉。

而影视毕竟不同于文字,文字的表现力是单一的,其魅力在于留白,让读者顺着文字自己在脑海中构建画面,而影视是补白的艺术,需要将人物、场景、招式动作都真切地展示出来,这就形成了不同版本影视剧最大的区别。83版《射雕》固然经典,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拍摄手法十分简陋。随后历代《射雕》在技术上不断提升,也着力于选择更符合当时年轻观众审美的主要演员,而最近一版的《射雕》距今也已经九年了,当年的主演胡歌、林依晨、袁弘、刘诗诗都是“80后”演员中的佼佼者,但对于如今占据市场主流的“90后”、“00后”观众,你不能要求他们去翻看旧版的电视剧,选择与她们年龄相近的主演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射雕》的不断翻拍,也借助每一代年轻演员的加入,为其带来一次次年轻化的功效。

目前看来,新版《射雕》口碑上佳,主要因为一是剧情忠实原著,不胡乱编造,二是演员选得好,尤其是两位主演杨旭文和李一桐让观众接受了一对新的郭靖和黄蓉。杨旭文比较好地表现了郭靖“傻”和“善”这两个突出的性格特质,而李一桐演出了黄蓉的古灵精怪,还透露着少女纯真的一面,其舞蹈的功底也让她在武戏上兼具美感。此前他们是并不知名的“90后”演员,这也使得这部新版《射雕》不会被大牌演员高额的片酬和缩水的档期所绑架,拍摄得更加讲究、扎实、有诚意,与同期播出的某些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剧情苍白、内涵空洞,甚至还要依赖抠像的“神剧”一下拉开了层次。

虽然这些年轻演员在演技上尚有稚嫩之处,但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展示和磨砺的平台,特别是在这样的大戏中担任主角。只有更多像新《射雕》这样通过起用新人也能够取得成功的剧目出现,影视制作机构才能够更加有信心地摆脱对明星大腕的依赖,而将财力与精力投放到制作上,这对于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还想多说几句的就是,新版《射雕》虽然“年轻化”,也没有忘记我们这样的“老金庸迷”,在音乐上采用了83版《射雕》中的经典旋律,让人听之则心头一振,配角演员则是选用了一些“老戏骨”保驾护航,比如东邪黄药师是由苗侨伟饰演的,苗侨伟正是83版《射雕》中的杨康,虽然依然帅气俊朗,却已经从当年的“小王子”变成了“老东邪”,从演员的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岁月的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成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