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雍正与圆明园:一年200多天住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2017-02-22 21:13 编辑:TF005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2017年2月22日讯,在北京,最不缺的就是园子,大到紫禁城,小到名人故居,每一处都有别致的景色和韵味。然而你要问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最爱去的是哪里,我会回答你:圆明园。大概从上大学起,每年都会去几次。

尽管和紫禁城相比,它每天的人流量没有那么多,却也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更是清朝皇帝钟爱的“夏宫”;和胡同小宅相比,它也没那么接地气,但不管是哪个季节去,你总能在这里找到绝佳的景色,感受北京独有的美。所以,今天咱们就带着大伙儿好好逛逛圆明园。

康熙给雍正的“休闲场所”

古代很多建筑的选址都十分讲究,有时候光是逛上一圈,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比如说这皇家园林都聚集在西北部,上风上水,夏天来这边绝对比逛故宫凉快。想来,当初康熙皇帝主张修圆明园时也是深思熟虑了一番。

圆明园夏日荷塘景色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他们长期生活在东北,这一入关哪受得了北京盛夏的干燥炎热。加之康熙初年紫禁城大火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更让皇帝感到居住不舒服。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圆明园开始修建,最初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时间,园子的名字也是康熙亲笔所赐。对此,雍正还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得知康熙皇帝是否真出于此意,但不难想见,他对胤禛是另眼相待的。

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圆明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此后,圆明园也成了皇帝的主要办公场所之一。

正大光明殿复原图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200万平方米,约合280个足球场)。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灵巧休闲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集中西方、南北方特色于一体,尽显皇家园林的风范。

九洲清晏复原图

镂月开云复原图

正如陈鸿年在《北平风物》里说:

(圆明园)三园中,拥有无数的中西式的建筑。在溪湖、小石、殿阁、台榭之间,栽种无数的珍贵花木。再加上自然的山林溪谷,真是一副奇景妙画。

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年间,万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但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也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其地位可见一斑。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其陆上面积堪比故宫,水域面积相当于一个颐和园

备受皇帝喜爱的“万园之园”

历经多年扩建和完善,圆明园不仅被称为“万园之园”,更是成了皇帝在紫禁城之外的另一个家。

看过电视剧《甄嬛传》的人都知道,雍正皇帝平时都待在养心殿里,只有炎夏才带嫔妃到圆明园。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雍正每到天气转热便搬去圆明园,一年之中大约有10个月住在那里,只有冬至到来年2月及一些重大节日,才回到紫禁城。

据清代《起居注册》和《穿戴档》等档案文献统计,雍正帝于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首次驻跸圆明园,到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圆明园驾崩,平均每年驻园时间长达206.8天。自雍正四年起,皇帝每年驻园的时间均长于在宫时间。通常情况下,雍正帝于正月幸园后,春、夏、秋三季多在圆明园居住,仅逢郊祀斋戒、视朝等大典时方才回宫,冬季则住在紫禁城。

乾隆帝也是如此。他于乾隆三年正月十一日首次驻园,嘉庆元年退位为太上皇以后,仍长期居于园内。嘉庆三年十月十日离开圆明园回宫,次年正月初三崩于紫禁城。这六十一年间乾隆帝每年都去圆明园,一年中驻园之日最多时高达251天(乾隆五年),平均每年126.6天。

君王的喜爱更加提高了圆明园的名气,也让大量奇珍异宝汇聚于此。

具体有多少呢?道光年间内务府的一份奏折,详尽记载了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的情况,透过它我们大概能领略一番:

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

然而这些文物,对于偌大的圆明园,也只算是冰山一角罢了。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只可惜,这些曾经的辉煌和瑰宝,在英法联军入侵后便付之一炬。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段出现在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的描写,从小就给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每次逛圆明园,看着地图上标明的景点只能化作一片片平地,都十分感慨。

夕阳下的西洋楼遗址,也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不幸。

大水法复原图,乾隆时期建成

而那些漂泊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存欧洲,英法所藏最多。其中,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就收藏了1000余件。

“轻如棉袍,刀枪不入”的乾隆大阅甲胄则伫立在法国军事博物馆内。

记录着圆明园全盛之景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依旧躺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

虽然这段历史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但每次身临其境,无一不为之遗憾。

风景如画的圆明园

今天的圆明园,没有了奇珍异宝,但风景依旧迷人。这也是促使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每年去走几次的动力。

天气晴朗的时候,随便在园子里走走,都能感受到湖面上吹来惬意的凉风。

京报网 王海萍 摄

秋天北京最美的黄金大道在哪里?在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心里,非圆明园银杏大道莫属。

每年11月上旬,正是树叶金黄、最美的时候。沿着道路一直走,头上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厚厚的落叶,分分钟享受北京的悠闲与惬意。

穿过路边的小门,不远处就能望见福海。

京报网 王海萍 摄

这片面积接近30公顷的湖,可与北海相媲美,也是圆明园中之最。福海中央用嶙峋巨石砌成的三个小岛,是仿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的画意而建的。雍正时叫"蓬莱洲"。乾隆改名为"蓬岛瑶台"。

夏秋之际,来这里欣赏日落,再合适不过。据说清代时期,冬令时节的福海能冻成一个宽阔巨大的冰场,皇帝乘坐冰床可在上面游乐。如今可不行了,冬天来这里也只能观赏周边风景。

有时候也在想,逛圆明园次数多了,去的地方也不外乎那几个。但每一次都觉得能在那里找到些回忆和美景。马上春暖花开了,还是想再去一次,听圆明园“诉说”那曾经的繁盛与落寞。(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作者 麻团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