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误捕2条4米虎鲸 误创渔网收网时不停挣扎被缠死

2017-02-22 22:53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月19日上午,有网友在朋友圈晒图称奉化区莼湖镇栖凤双山码头有两条被渔民误捕上来的鲸鱼。通过照片记者看到,这两条鲸鱼约有4米多长,除肚皮和尾鳍一面为白色外,其他部位通体漆黑。昨日,记者联系到了渔船船主林先生。

2月18日下午,宁波奉化莼湖镇栖凤双山码头聚了不少人。

透过围观的人群,一大一小两条虎鲸静静躺在码头上。

很遗憾,它俩都没了声息。

大的有1吨重,小的不到1000斤,都有4米多长,除了肚皮和尾鳍一面是白色的,别的部位都是漆黑。

“看上去像是一对情侣误闯渔网。”奉化林老板说。这两条虎鲸,就是他名下渔船在东海捕捞到的,距离奉化有40个小时的船程。

他知道这个消息是16日的晚上,当时他正和朋友一起喝茶,接到出海渔老大沈师傅的电话:“捕到两条大鱼,看上去像鲸鱼,但捕上来的时候已经死了。”

林先生的一个船老大朋友去年就误捕到一条鲸鱼,他明白这是属于海洋保护动物,于是马上联系了奉化渔业部门,同时通知沈师傅把这两条鲸鱼送到运输船上带回码头。

运输船一刻也没停,18日下午3点,两条鲸鱼被送到码头,是两条虎鲸。

考虑到这两条虎鲸都已死亡,宁波奉化海洋与渔业局联系了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

“现在渔民的保护意识比较强,捕到活的保护鱼类,会当场放生,如果捕上来的鱼已经死了,则会联系相关部门前来接手。”宁波奉化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说。南京师范大学方面后来支付了运输费和加冰的费用。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证实,去年5月6日,宁波的确有渔民也误捕到一条鲸鱼,也是奉化莼湖镇的渔民,那条鲸鱼大约重1700公斤,有6米长,捕捞上来已死亡,被送往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作研究。

虎鲸智商和15岁的人不相上下 能活百岁 虽是海上霸王 但从不攻击人

大海很广袤也很神秘,人类对于海洋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这次在奉化码头引来人潮的虎鲸,号称“海上霸王”,是鲸鱼中极为聪明的一个品种。有科学家认为,它的智商和15岁的人类不相上下,寿命可达100多岁。

它的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他鲸类,甚至凶狠的大白鲨,也不是它的对手。

冒险小说《哈尔罗杰历险记》把虎鲸称为“杀人鲸”(killer whale),但你可能不知道,作为杀手,虎鲸很少攻击人类。除了在水族馆长期被虐待的虎鲸有攻击过饲养员的记录外,野生虎鲸至今没有主动攻击人类的事件报道。

原来“杀人鲸”这个翻译并不准确,英文的原意是“鲸鱼杀手”,以形容它们的凶猛。

很多潜水员都喜欢跳进虎鲸群中玩乐,贴身摸弄庞大的虎鲸,看看它的奇特表情和嘴巴,甚至有的虎鲸还会帮助溺水和迷路的人。可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

南京师范大学有个鲸豚研究课题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鲸豚,是国内最早开展鲸豚研究的单位之一,在国内外都蛮有名。研究的物种包括白鳍豚、中华白海豚、瓶鼻海豚、江豚等。

这次的两条虎鲸也是被送往了这个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陈炳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说,鲸目分成两大类:须鲸(没有牙齿)和齿鲸(有牙齿)。虎鲸是齿鲸的一种,隶属海豚科、虎鲸属。遗憾的是,虎鲸在我国的分布状况不明,信息也非常缺乏。这次发现的虎鲸将为这个研究填补重要的分布信息,意义很大。

渔民误捕到的水生保护动物五花八门

江豚很有灵性 放生后知道感恩

这些年,浙江沿海渔民偶然会误捕到一些保护动物,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做过统计:2016年全市渔政和渔民在水库和大海一共放生了110头/尾水生野生动物,其中包括江豚、中华鲟、海龟、花鳗鲡等。

从数量上来看,江豚占第一位,去年共有66头江豚被误捕,其中35头江豚被成功救下放生;第二位是大鲵,有33只,存活率很高;第三位是海龟,有24只。

在这张统计表单上,有个人的名字出现多次,他叫李忠伦,47岁,是宁波象山的船老大,年纪轻轻就出海捕鱼,和海已经打了近30年的交道,他2016年救助的江豚数量是最多的。

对李忠伦而言,出海是件辛苦的事,但这个行当也有一些值得回忆的温情故事。

他的渔船主要捕捞螃蟹和鲳鱼等,偶尔会有一些保护动物误闯渔网。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忠伦的想法很简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动物放归海洋,因为救助越及时,它们继续存活的概率就越大。就在去年,他曾从自己渔船的渔网中救下5头江豚。

“去年3月到5月份,几乎每个月都有江豚误闯进我的渔网,江豚的个头都很大,比如4月30日那一天遇到的江豚是最大的,有1.5米长,120斤,是我在距离象山石浦码头不到3小时船程的南韭山岛外侧海域遇到的,拉网上来后,看到它正在挣扎,我也顾不上渔网了,直接割破了渔网,把江豚放回了海里。”

李忠伦说,这些江豚也是有感情的,曾经有一条江豚回到海里后,在他船旁停留了一阵才走。虽然江豚的长相像是在微笑,但他觉得它们是真的在微笑。

李忠伦每次遇到江豚都及时放生,当地渔业部门也会按照每头江豚500元的奖励给他。李忠伦说,倒真不是为了这笔钱。

除了江豚,他也救助过其他不少海洋保护类动物,比如他去年把误捕到的100多斤重的海龟放生,因为放得着急也没来得及拍下照片视频留证,因此无法得到奖励,但他还是觉得很值得。

并非每一次救助都能成功,有时渔民们误捕到野生动物,拉上船板前动物们因为不停挣扎就已经死亡。

2015年9月,宁波奉化栖凤的一个码头,渔船带回了一个庞然大物——重达4吨、体长超10米的鲨鱼。经过宁波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鉴别,这是一条蛤蟆鲨,属于鲸鲨的一种,可能是循着鱼群到东海渔场附近觅食,但不幸撞进了浙北渔场的渔网。

奉化渔民曾捕到4吨、体长超10米鲸鲨 收网时它不停挣扎被渔网缠死了

船员们一看网到这么大的鲨鱼,还是活的,马上拉网起来,想把渔网割破,让它逃出去,但可能蛤蟆鲨受到惊吓,不停挣扎,结果被渔网越缠越紧,最终动弹不得,等船员把渔网解开,它已经死亡。

其实,近几年鲸鲨被误捕的事情并不少见,2013年象山石浦渔民也捕到一条。鲸鲨是一种洄游动物,每年春天从台湾海峡一带向北远游觅食,六七月份游到浙江沿海,再继续往辽宁沿海游,最后再游回台湾海峡。在这个过程中,不小心就会闯入渔网之中。

早在2005年,鲸鲨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易危种群,捕杀、收购和销售鲸鲨都是不允许的。福建平潭、山东日照等地曾有渔民捕获鲸鲨出售,被当地渔政部门罚款。

2014年11月,台州玉环县两个村民在灵山头水库溪坑里捕获一条花鳗鲡,个头特别大,长1.1米,重8.1斤,它是一种典型的降河性洄游鱼类,性成熟后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到远洋中去产卵繁殖。

当地有两家酒店听说了这事,先后找过来,想买下这条花鳗鲡,最高一家出价到了1.4万元。两个村民意识到这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通知了海洋与渔业执法部门,最终把花鳗鲡放生了。

浙江各级海洋渔业部门

都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奖励标准

买卖要处实物价值10倍以下罚款

为了鼓励大家能够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浙江省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都出台了相关奖励办法。

舟山海洋与渔业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年舟山都有渔民误捕到中华鲟、蠵(xī)龟等濒危野生动物,都会放归大海,大家的保护意识在增强,绝大多数人在捕获珍稀水生动物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报告渔业部门。

再比如宁波,早在2006年就出台了宁波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奖励资金标准实施意见。

根据规定,误捕后活体放生的国家一、二级大型水生野生动物,奖励3000元至5000元;

误捕后死亡的国家一、二级大型水生野生动物,主动上交渔政部门处理的,奖励2000元至4000元;

误捕后活体放生的国家一、二级小型水生野生动物,奖励1000元至2000元;

误捕后死亡的国家一、二级小型水生野生动物,主动上交渔政部门处理的,奖励300元至1000元。

若误捕后的国家一、二级大型水生野生动物,经救助后活体放生的,在上述奖励标准上再适当加奖500元至1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的或者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成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10倍以下的罚款。

被误捕的保护动物最终去了哪?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支队的曾钢说:这些被误捕的动物,如果存活,基本上被放生野外;受了伤的,会先被送到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治疗康复,再放生。如果被误捕的动物有残疾,或因为受伤不适合再被放归野外,就会被暂养在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并作为科普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它们。

对于那些身亡的水生野生动物,如果腐烂比较严重,会找地方深埋处理;有研究等价值的,就会先冷冻处理,再做他用。比如无偿捐赠给大学以及科研单位研究、制作成标本等。像宁波范围内被误捕死亡的动物,冷冻后每年会集中送到上海或南京做科研。

“我们和全国各地渔业局建立了鲸豚保护合作关系,无偿提供鲸豚死亡个体用于科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鲸豚研究课题组的陈炳耀老师说,首先,研究是为了保护。拿虎鲸来举例,研究它们的数量、分布、习性等,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越来越濒危的种群。

其次,在分子进化研究领域,如白鳍豚,目前课题组已经成功测序白鳍豚全基因组,重新建立了这个物种的种群历史,这对于几乎濒临灭绝的白鳍豚来说帮助也很大。

最后,涉及毒理生态学,这和我们人类的生存也息息相关。

比如这次死亡的两条虎鲸,会鉴定死亡原因,也会检测它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种类、重金属等物质,以此来评估虎鲸在东海海域生存时的健康状况。

用陈老师的话来说,鲸豚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保护鲸豚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而鲸豚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

通常食物链等级越高,体内累积的重金属和污染物也越多。从小鱼小虾到江豚虎鲸,通过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累积情况,就可以分析出它们生活的海域水质等环境是否健康。我们人类也处在食物链顶端,也吃各种各样的海鲜,所以海洋的生态环境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相关新闻

36岁杀人鲸去世 多年来饱受痛苦折磨离开人世

美国“海洋世界”发表声明称:“那只全球著名的虎鲸提里库姆(Tilikum)于1月6日走完了它36岁的一生。”自从2岁被人类捕获,提里库姆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海洋,伴随它的是多年的痛苦和折磨,甚至是“复仇”。

30多年都被困于海洋公园的虎鲸提里库姆,成名是因为身上背负了3条人命。它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成了纪录片《黑鲸》(Blackfish),引发人类对如何保护鲸类以及其他海洋动物的思考和关注。

36岁

死于肺病 终获自由

提里库姆是世界上最大的被囚禁虎鲸,它重达12500磅,长度超过7米。本月6日,提里库姆走完了它36岁的生命,也可以说终于获得“自由”。

“海洋世界”在官方声明里提到:“提里库姆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近一直在接受肺部细菌感染的治疗。”另外,“海洋世界”还表示,36岁的提里库姆已经达到了同类雄性虎鲸平均年龄的极限。“海洋世界”的CEO乔尔·曼比表示:“提里库姆早已是我们海洋世界家庭里的一员了,它将永远活在我们以及全世界数百万人的心中。”

就在提里库姆死亡前的2016年3月17日,“海洋世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消息称:“将从2017年至2019年逐步淘汰虎鲸表演,并在今年(2016年)终止圈养繁殖虎鲸,美国境内3个主题公园内现有虎鲸将是最后一代。”除了提里库姆之外,美国“海洋世界”的3个主题公园目前还有22条虎鲸,分别是加州圣地亚哥10条,佛罗里达奥兰多6条,得州圣安东尼奥6条。

虎鲸表演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曾经是“海洋世界”的招牌动物表演,配合着“同一个海洋”(One Ocean)为主题的音乐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虎鲸的精彩表演,号称可以让观众走进神秘的海底世界,见证呆萌虎鲸的神奇。虎鲸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虽然体型庞大,但在水中动作灵敏,而且非常通人性,比小朋友们还要懂事还要乖。因此,虎鲸表演曾是公园内最受欢迎的表演节目之一,观看过的游客已达4亿多。

2岁

被抓被卖 被迫表演

1983年11月,提里库姆在冰岛附近被抓,那时他才两岁。提里库姆当时被涂上羊毛脂(一种从羊毛中提取的油),目的是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长途运输。被人类抓获后,它被关在冰岛一家海洋公园的水泥槽中长达1年,等待被转移到另一家海洋公园。在这里,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水里转圈或漫无目的地浮出水面,而在海洋中,他每天可以和其他鲸鱼一起游160公里。重要的是,虎鲸是一种群居动物。

后来,提里库姆被转移到加拿大的“太平洋海洋世界”,被囚禁在狭窄的水池中,长只有30米、宽只有15米、深只有10米。提里库姆经常被剥夺食物以完成训练,还时常被两只雌性虎鲸攻击。它被强迫1小时接1小时地表演,每天8次,每周7天。媒体称,持续的压力和疲惫还导致它患上胃溃疡。

当海洋公园下班后,3头关系不和的虎鲸就被集体关在一个狭窄的水舱中长达14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公园再次营业。当提里库姆没有正确完成表演戏法时,它和另外两头虎鲸都会被剥夺食物,媒体称,这使得虎鲸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导致提里库姆被另外两头虎鲸攻击。

后来,美国“海洋世界”把提里库姆买了过来,除了让它进行表演外,还提取它的精子用来人工繁殖虎鲸。现在“海洋世界”的虎鲸中54%都拥有提里库姆的基因。在“海洋世界”里,提里库姆所在的水池还不及它在自然界中1天活动范围的万分之一(相当于1个人被囚禁在浴缸里)。由于其攻击性,它还涉及多起事故。囚禁的压力导致它表现出异常的反复行为,例如啃咬金属门和水池的混凝土边缘,它的大多数牙齿也因此彻底磨损。

2010年因为发生事故,提里库姆被隔离在狭小的游泳池一年。它游泳的本能被限制,也不能与其他虎鲸交流,更不会和人类互动。美国媒体的报道称,它有一次连续数小时无精打采地浮在水面上,这种行为在野外虎鲸中从未发现过。

成名:杀人鲸

被倒卖、被虐待、被囚禁、被取精……

一生被人类折磨

三次将人类杀死

1

杀人事件

20岁的训练师科尔蒂不慎跌入训练池,对于鲸鱼训练员来说,这似乎不算什么大事,而且科尔蒂还是“游泳冠军”。当她准备起身时,虎鲸提里库姆游上去咬住她的脚,将她拖入水底。

当时它被虐待

和另外两头虎鲸一起关在小池子里,每天要表演8次。为了加速训练,公园引入惩罚措施,如果做得不好三头鲸都要受罚,很长时间,它满身齿痕和血印。

2

杀人事件

人们在圈养虎鲸提里库姆的水池中发现一具男尸,死者名为丹尼尔·杜克斯。警方不清楚杜克斯为何在海洋世界关门后还在里面逗留,但杜克斯的尸体上全是咬痕。

当时它被取精

提里库姆虽然被转移到美国,但除了表演,还被人工提取精子,用于和其他雌性鲸鱼人工繁殖。这个海洋世界50%以上的虎鲸都有它的基因。

3

杀人事件

数十名观众当场目睹虎鲸提里库姆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将训练师唐恩·布兰乔拖入水中。这次场面更为血腥,提里库姆咬死了唐恩,几乎是撕裂了她。

此后它被囚禁

被囚禁在一个小池子,不准和其他的鲸鱼接触,也不能有表演。从空中拍的照片可以看到,池子很小,头和尾甚至可以挨着池壁,转身都困难。

2013年,一部名叫《黑鲸》的美国纪录片让提里库姆一夜成名。这部纪录片披露了虎鲸提里库姆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驯养师不幸死亡的悲剧,其中提到提里库姆一生所犯下的三起命案。《黑鲸》激起公众对圈养虎鲸的强烈反对。

根据纪录片,提里库姆的第一次行凶发生在1991年2月20日。加拿大 “太平洋海洋世界”时年20岁的虎鲸训练师科尔蒂·伯恩被提里库姆以及另外两头虎鲸杀死。当时,科尔蒂不慎跌入训练池,对于鲸鱼训练员来说,这似乎不算什么大事,而且科尔蒂还是“游泳冠军”。但当她准备起身时,提里库姆游上去咬住她的脚,将她拖入水底。科尔蒂拼命呼救想爬上岸,但提里库姆死死咬住她的脚往水下拖,其他两只虎鲸也来“帮忙”,周围的目击者束手无策。最后,工作人员用了两小时才打捞上科尔蒂的尸体,期间还受到虎鲸的阻挠。

科尔蒂一名同事后来回忆说:“我认为那3头虎鲸感到很惊讶,因为一名训练师突然落水。这并不是恶意攻击,只是意外。”但这次事件,直接导致这家海洋公园破产倒闭。提里库姆被当作商品标价出售,随后奥兰多海洋世界将其买到美国。

提里库姆第二次行凶发生在1999年6月。人们在圈养它的水池中发现一具男尸,死者名为丹尼尔·杜克斯。警方表示,他们不清楚杜克斯为何在海洋世界关门后还在里面逗留,他之前曾显示出对鲸鱼的“迷恋”。被发现的时候,杜克斯的尸体上全是咬痕。

2010年2月,在奥兰多海洋公园的虎鲸表演上,数十名观众再次目睹虎鲸提里库姆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将训练师唐恩·布兰乔拖入水中。这次场面更为血腥,提里库姆咬死了唐恩,几乎是撕裂了这位训练师。之后,提里库姆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池子里,不和其他鲸鱼接触,也没有表演。

即便如此,一年后,海洋公园又启用了它。反复数年后,提里库姆慢慢淡出观众视野,直到6日,海洋公园宣布其死亡。

一生悲剧换来一部法案

今年起 海洋世界取消虎鲸表演

两年前,纪录片《黑鲸》上映,该片曝光“海洋世界”圈养鲸鱼的方式并引起反响,“海洋世界”公司股票下跌一半。美国的加州、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都有海洋世界主题公园,而虎鲸表演是海洋世界最吸引观众的项目之一。

2015年,加州议会通过议案,要求海洋世界逐步取消圈养虎鲸。同时,加州海岸委员会投票通过决定,禁止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繁殖虎鲸。

最终,“海洋世界”CEO曼比宣布,鲸鱼表演将在2017年最终取消。曼比说,有关部改变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动物或一种表演。他说:“我们倾听游客的声音,不断改进,我们作为一家公司在不断变化”。

它的悲哀也是人类悲哀

人和自然究竟应该如何相处?

据悉,虎鲸的平均寿命高达50年,最高可以达到90年,海洋公园的虎鲸却常常活不过20年。多重原因造成了圈养虎鲸的短命。其一是因为只能在浅池活动,导致虎鲸背鳍受到重力影响受伤、残疾,健康的虎鲸背鳍是挺立的,但公园的虎鲸100%都是疲软坏死的。其二,虎鲸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一个虎鲸家族包括20~50个成员,雌性是家族的核心。它们习惯一生都和母亲一起生活,通常对被捕的虎鲸而言,离开群体是违背生物习性的。此外,虎鲸的表演量和训练量太多都会带来伤害,以人工授精方式近亲繁殖更导致许多先天性残疾虎鲸在年幼时就死亡。

动物权益活动人士和一些政界人士批评说,虎鲸是高智商动物,圈养虎鲸是残酷的做法,毫无必要。这只杀人鲸的死亡,给世界留下更宏大的命题——人和自然究竟如何相处?

相关知识

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颞窝大。下颌骨相对较短。在上、下颌每齿列有10-12枚圆锥形的齿。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们还袭击其它鲸类,甚至是大白鲨,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一些群体组成的家族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家族。虎鲸的一些复杂社会行为,捕猎技巧,和声音交流,被认为是虎鲸拥有自己的文化的证据。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水温或深度没有限制其范围。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阿拉斯加湾,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湾,红海和波斯湾。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