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今日头伏最热时节开始: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2014-07-18 11:35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古人云:“夏至三庚便入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7月18日正好是2014年的第三个庚日,因此从今天开始,将进入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三伏”一词始于何时?唐代开元年间的学者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曾做过考证:“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为初伏。”由此可见,“三伏”之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伏字金文小篆

 

伏字的本义为“潜伏”

伏,会意字。从人,从犬。原本是指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即俯伏、趴下。“伏”的具体形态是脸向下,体前屈。因此,《礼记曲礼上》中有“寝毋伏”。 “伏”字还可以引申出“潜藏”、“埋伏”等多种意思,如《广雅》中的“伏,藏也。”伏字和天候联系在一起,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其词语有伏天、伏日以及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等。

“伏”也称“长夏”,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伏”为“土”,而春、夏、秋、冬四季则被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所以金要“伏藏”——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据《历忌释》记载:“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每年有三个伏, 其具体日期则是按照 “干支纪日”来确定的。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种记录日序的方法,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地支相配,从甲子到癸亥,60天为一周,周而复始。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统称为三伏。为什么中伏至末伏的间隔时间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呢?原因是末伏日期定在立秋的第一个庚日,所以与中伏相隔的天数就不固定。

也就是说,当夏至日起至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时间为10天;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时间就是20天,但“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火烈石焚”的“伏日”诗

在中国古代,“伏日”还曾被视为节日,如汉代的伏腊节,要举行祭祀活动。所谓伏腊,即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指夏季伏日,“腊”指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代,初伏、中伏、末伏,朝廷还会放假一日。据宋代庞元所英所撰的《文昌杂录》记载:宋哲宗时,官吏假日颇多,除了元旦、寒食、冬至放假七日和上元、中元、夏至各放三日外,立春、清明、春社、秋社、上巳、端午、重阳、立春、人日、中和、春分、立夏、初伏、中伏、末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等节日,都各放朝假一日……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古人在这三伏大热之际曾经留下了无数精彩诗篇。晋代程晓的《嘲热客》诗曰:“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代愚痴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嚬蹙奈此何。谓当起行去,安坐正咨嗟,所说无一急,沓沓吟何多?摇扇腕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为小事,亦是人一瑕。传诫诸朋友,热行宜见呵。”

对于三伏暑热,历代诗人的感触可谓各具特色。唐代皎然在其五言的《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诗中云:“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宋代惠洪则用七言的《夏日陪杨邦基烹茶分韵得嘉字》诗描述:“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 宋代三位著名诗人曾巩、张耒、白子仪等也都有淋漓尽致的“伏热”描绘,曾巩在《苦热》诗中说:“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张耒《初伏大雨呈无咎》中云:“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白子仪《初伏后偶书呈抑之》中更用“火烈石焚”的字眼写出了伏天之热:“炎天三伏经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时……”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戚达卡/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