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奔驰竟是13手 网友:17万都能买一辆全新smart了
“开着一辆七手的奥拓”是德云社相声中一个自嘲的段子,但是花17万买了一辆13手的奔驰轿车,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今年1月,济南市民武先生在济西二手车市场花17万买了一辆二手奔驰车。
等他交完钱拿到机动车登记证书时,却发现有13次过户记录,而且行驶里程在恢复出厂设置后,由6万公里变成了10万公里。花17万买了辆2012年产的奔驰1982年出生的武先生是济南市区某公司的股东之一,平时经常出差,出于工作需要,武先生决定购买一辆二手奔驰轿车作为“过渡”。
“去年12月,朋友跟我一起到济西二手车市场看车,当时转了好几家才确定在一家欧瑞达的车行买车。”武先生说,最初他相中了一辆红色奔驰二手车,因为价格较高而且他不喜欢红色,几经周折后最终决定买一辆白色的奔驰C200。
济南一男子17万买下奔驰才知是13手!连里程表也造假“因为相中了这款车,而且马上要过年了,所以我就着急买下了。”武先生打扮时尚,与朋友合伙开的公司经营状况也不错,他说当时就想买下车后开车回临沂老家过春节。
“刚开始想贷款买,但贷款方面出了点问题,而且算起来也不怎么合适,所以我就跟朋友借了点钱,一次性支付了车款。”武先生说,他购买的二手白色奔驰C200是2012年生产的,价格是17万。
武先生提供的车辆转让协议书显示,他与欧瑞达二手车行是今年1月22日进行交易的,双方约定,车行提供给武先生手续齐全的车,而且要保证车辆来源正当,手续真实有效,无偷抢及经济纠纷与违法事故等,保证车辆正常交易。
二手奔驰过户记录竟有13次采访过程中,生活日报记者见到了武先生购买的二手车,这辆车是白色奔驰,保存较好,不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一辆改装车。“大约是年初八以后,我去拿的大本(机动车登记证书)。”
武先生说,他拿到机动车登记证书时,并没仔细看上面的内容,但一位朋友在乘坐这辆奔驰车时,发现机动车登记证书有13次过户记录。武先生提供的机动车登记证书显示,第三页有相关的车辆过户记录,第一次交易时间是2015年4月8日,是一位张姓人员购买的,杨某、刘某、武某等人也曾购买过这辆车。“这上面显示的内容并不全,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武先生把机动车登记证书翻到了第五页,上面显示,此前已办理登记业务13次。“花17万却买了一辆13手奔驰,这个我根本接受不了。”
这13次过户记录,让武先生心里一直疙疙瘩瘩,他说买车时,销售人员并没提前告知,他感觉自己被骗了。行驶里程由六万公里变成了十万春节期间,武先生开着这辆奔驰车去临沂老家,在驾驶过程中,他突然发现仪表显示异常,于是他就按下了“恢复出厂设置”的按钮。
让他没想到的是,仪表盘上显示的公里数,由购车时的6万多公里变成了10万多公里。济南一男子17万买下奔驰才知是13手!连里程表也造假“这说明他们原来说的公里数是假的,表上的数据是被改过的,公里数不实。”
武先生认为他购买的奔驰C200公里数被人动过手脚,他说一般情况下,开车上下班一年也就一万多公里,他只开了几天就跑了4万公里,这是不可能的。采访过程中,武先生提供了一张购买二手奔驰轿车时的仪表盘照片,上面显示是66185公里,而采访时车辆仪表盘上面的是106856公里。武先生认为,有可能是二手车卖家对车动过手脚。各方说法消费者武先生:车辆转手次数过多存隐患明明交易了这么多次,但销售人员却没告知,而且也没给自己看车辆的登记证书,武先生认为欧瑞达车行存在欺骗行为。
如今,武先生开车时仍不放心,他担心车辆转手多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后会出现一些故障。“超过10万公里的车一般就没大有人买了,现在这车已开了10万公里,我再开一两年,想要倒手卖就困难了,更何况又转手了这么多次。”如果不是恢复了出厂设置,武先生或许一直不会发现公里数造假,他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在欺骗消费者。武先生说,他想要车行赔偿自己的损失,但车行不肯赔钱,如今他被这件事弄得心烦意乱,想直接把车退掉。欧瑞达车行经理:没义务告知车辆转手次数3月1日下午,生活日报记者跟武先生来到济西二手车市场欧瑞达精品车行,销售人员马女士称,武先生并没问过车子交易了多少次,而且这辆车也没出现故障,她认为武先生提出的赔偿要求不合理。“过户几次这种事有人在意有人不在意,车主不主动问,我们也没义务告知。”
欧瑞达精品车行负责人刘经理说,影响车辆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限、车况等因素,与车辆转手次数没有关系,如果车行销售人员承诺车辆转手次数的话,就会无条件退车并赔偿,但销售人员在卖车时,并没做出相关承诺,所以他们不会对此做出赔偿。“这辆车是一辆改装车,所以登记证书一直在车管所里,我也不知道已经过户了13次。”刘经理说,武先生购买的奔驰C200,是他帮济宁一位经营二手车的朋友卖的,因为对车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起初他曾通知销售人员不要把车卖给武先生,但武先生坚持要买。对车辆公里数由六万公里变成十万公里的问题,刘经理称他们没更改公里数,而且五年之内的车辆他们不会去查公里数。“如果你想查,可以去第三方查改表的时间。”刘经理说,通过鉴定,可以确定更改公里数的具体时间,但费用由武先生承担。
对武先生提出来的退车要求,刘经理称会向济宁做二手车买卖的朋友反映。律师说法:“车辆公里数造假”涉嫌欺诈对此,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才望认为,二手车销售方有义务告知消费者车辆性能、公里数和过户次数,这是购车者的知情权。孙才望说,二手车卖家未告知武先生真实的过户次数,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车辆公里数上做手脚就涉嫌欺诈。按合同法规定,购车者与二手车卖家签订的合同是可以变更和撤销的。”孙才望介绍,即使二手车主帮别人代卖,也要告知买家真实的公里数,如果走司法程序,车辆公里数的鉴定费也应由二手车卖家承担。孙才望提醒市民,购买二手车时,要详细了解车辆状况,再与卖家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车辆现状、付款方式以及质保期等问题,以免产生纠纷。
购买二手车当心五大陷阱里程陷阱购买二手车时,车辆里程表不可过分信赖,最好根据使用年限和具体车况对车辆进行判断,因为有些不法车商往往在里程表上做手脚。价格陷阱购买二手车时,一些经销商会主动推荐某款车辆,而且价格往往低得出奇。这辆车很可能有问题,也许出过重大事故,也许来路不明,不能正常过户。此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贪便宜盲目购买。事故车当好车卖许多事故车修复后用肉眼根本判断不出来,购车时一定要对车辆外观内饰进行细致检查。最好能到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通过专业检测,对车辆做出客观评价。此外,如果有条件,也可到交警大队查一下备案。拼装车陷阱有些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车当成正常车在市场上出售。如果改装的是车的非主要部件,改装程度较轻,购车时要注意看一下改装部位性能如何。
如果改装程度较严重,此类车根本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车牌,使用风险会大大增加。保险陷阱不少二手车都会标明该车拥有全年的保险,但通常不会主动告知这辆车有过什么理赔记录。
因此,消费者除了看保险还应看理赔记录。因为发生过理赔的车再次投保,价格会高于没发生过理赔的车辆,保费与新车也略有不同。
相关新闻
买修复车获赔 男子购买新车竟变修复二手车
2016年5月3日讯,日前,记者从武隆县人民法院获悉,近期,该院判决了一起自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首例汽车销售商因欺诈行为导致“退一赔三”(退车、且赔偿3倍车价)案件。
首例汽车销售商因欺诈行为导致“退一赔三”(退车、且赔偿3倍车价)案件
接车后发现有修复痕迹
2015年7月21日,李先生到武隆县一家汽车销售店订购一辆四驱越野车。随后,双方签订汽车销售合同,约定裸车价格为240800元,总价279000元,包括代办上户手续费、购置税、保险费。为了尽快提到新车,李先生在7天内支付了全部购车款。
一个月后,李先生接到车行通知说新车到了。9月1日中午,李先生高兴地赶到车行,将新车开走。但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李先生就很不开心了,发现新车右前门有漆面修复痕迹,他马上将车子开回销售店里,找到销售人员讨说法。
车行立即组织售后人员进行检测,确认车辆右前门确实存在漆面修复痕迹。但由于一直没有得到汽车销售公司的满意答复,9月16日,李先生向武隆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令销售公司退还购车款,同时3倍赔偿损失722400元。
县法院审理发现,由于李先生购买的车型紧俏,重庆本地这家汽车销售公司没有存货,于是这家公司辗转联系到北京一家汽车销售公司,让对方帮忙联系车辆。
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安徽某4S店有一辆现车。去年8月26日,北京某公司委托物流公司到安徽接车后,运送到重庆。数天后,李先生在县城提到新车。
确认新车做过漆面修复后,重庆某公司当即与北京某公司联系,这才得知,安徽某公司在将车交付给物流公司之前,就已经做过漆面修复。由于重庆某公司已经将车款支付给安徽某4S店,李先生于是将安徽某4S店一并告上法院。
法院判经销商“退一赔三”
据悉,PDI检测是一项售前检测证明,是新车在交车前必须通过的检查。因为新车从生产厂家到达经销商处经历了上千公里的运输路途和长时间的停放,为了向顾客保证新车的安全性和原厂性能,PDI检查必不可少。
安徽某公司提供的经销商新车交车PDI检查表中规定,PDI检查必须在交车给客户的前一天完成。法院调查发现,争议车辆在去年2月7日就经过PDI检测,当时并没有漆面擦碰的记录。法院据此推断,漆面修复行为应是发生在李先生接车之前。
此外,去年8月26日,安徽某公司在交付车辆时,也没有按照规定流程履行相应的审查义务,存在故意规避的行为。而重庆某公司和北京某公司对此并不知情。“庭审的时候,安徽某公司的工作人员已经承认新车交到重庆前,确实进行过漆面修复。”原告委托律师说。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由于安徽某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法院一审判决由其退还李先生购车款240800元,并赔偿李先生购车损失722400元。此外,重庆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则退还李先生支付的购置税、上户费用、保险费用等38200元。 记者 余兴建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