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三大运营商取消漫游费 想当年打个长途电话得“钻桌子”

2017-03-10 22:43 编辑:TF008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对赵本山小品熟悉的人,应该能记得这样一句台词:“Hello啊,饭已OK了,下来密西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通讯业还不发达的时候,这应该是人们理想中生活的样子,当时还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时代变迁,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我国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让不少人感叹,以后打电话更便宜了。

1988年的东单电话局/北京日报资料图

新一代的年轻人或许还不能理解这种心情,毕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各种通讯工具层出不穷,微信、视频更是不在话下。但对于那些从通讯不便利年代过来的人,电话,永远是其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大点儿声,我听不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民想往外地打电话,都得跑到西单的北京电报大楼或大一点的邮电局,路途远不说,线路还非常繁忙,经常堵塞。

有一些生意人经常要和外地厂商联系订货,都只能依仗邮电局里那部天天排着长队的长途电话。芝麻君(ID:ZhimajiangNews)听一个朋友说,1989年,他要和广州的厂商订货,到邮电局辛苦排了一天队,人家下班了还没挨上号,第二天又起大早去排,结果好不容易挨上号了对方却始终占线。等第三天终于接通了,人家却说货已经被订光了。

当时的电话线路用的都是铜线,通话距离长了就会听不清楚,别说是省外了,有人给郊区亲戚打个电话,急得都能钻到桌子底下大声喊。

因此,邮电局里经常是人声嘈杂。年过六旬的赵先生至今都记得,他1984年到北京出差时在北京站邮电局给家人打电话时的场景:

营业厅里挤满了人,可是北京打往山西的线路只有1条,打了一个半小时也打不通。通话质量很差,打长途电话像吵架,喊破了喉咙,连房间外面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营业厅里里外外,为打电话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常有。话务员耳朵上戴着大耳机,脖子上挂着俗称“牛角”的话筒,一天下来也很辛苦。

当时,正在《北京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的著名漫画家李滨声,还绘制了一幅名为《愚公新课》的讽刺漫画,反映的就是北京46局电话打不通的现实。


李滨声创作的漫画《愚公新课》/北京晚报图

市民反映的问题,电信局也都清楚,内部还总结了个说法叫“四害”:错号、串话、掉线、杂音。

据说当时有位老太太给在日本的儿子打国际长途,等半天好不容易接通了,却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急得这边“喂”了半天,一句正经话也没说成,可挂了电话一看话费单,老太太急了:460元!这在当年绝对是天价了。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