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河小西小说西游:《西游补》真有鲁迅说的那么好吗?

2017-03-17 18:4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在《西游补》的三部续书中,《西游补》被认为是艺术成就最高的,这都要归功于鲁迅的推崇。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对《西游补》的评价几乎已经成为盖棺定论:“造事遣辞, 则丰赡多姿, 恍忽善幻, 奇突之处, 时足惊人。”

作者:河西


《西游补》真有那么好吗?

自此之后,大家都说《西游补》真好啊,甚至有认为《西游补》的文学成就更在《西游记》之上的。我只想问一句:《西游补》真有那么好吗?

第一回一开场,我就懵逼了。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个杀人如麻的凶神恶煞吗?《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的人,仅六贼而已,这六个毛贼名字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很显然,六贼者,是“耳目鼻舌身意”六识所变现。什么叫六根清净?六根,又称六情,六根接触的红尘事物,叫六尘,六根六识六尘,合称十八界。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六根清净的目的,就是要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都有寓意,哪是随随便便会杀人的?

可是《西游补》第一回,孙悟空见到牡丹树下立着的数百眷红女以及八九个孩童,居然大开杀戒,此时,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鲭鱼精所幻化,他说:“天天!悟空自皈佛法,收情束气,不曾妄杀一人;今日忽然忿激,反害了不妖精不强盗的男女长幼五十余人,忘却罪孽深重哩!”

一边杀人一边堕下泪来,真够人格分裂的。既然“不妖精不强盗”,孙悟空何以一定要杀之而后快?仅仅因为这些是女色,是情欲的诱惑?

这样的写法就不免太过生硬,太过观念化了。

这些女子孩童,在那与法师八戒玩耍,孙悟空驱赶打杀他们,照理必然目击血案全过程,你想八九岁的孩童,就算先被驱赶,能跑多远?而小说中说法师等人对此一无所知,不知道是瞎了还是聋了。

那悟空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紧箍咒头痛,想要找个法子,他想到的竟是舞文弄墨!你想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又是个猴子,到菩提老祖那学了几年,也没听说他饱读诗书,而此时他想到的法子竟是写一篇文绉绉酸不拉几的文章来感动唐僧,我就摘一句,虽然,走龙蛇于铜栋,室里临蚕;哭风雨于玉琴,楼中绣虎,此素女之周行也。胡为乎春袖红兮春草绿,春日长兮春寿促?嗟!鬼耶?其送汝耶?余窃恨君!

通篇都是如此,还是骈文,卖弄文采,这是孙悟空能写出来的?你不能因为是个梦境就可以胡写是不是?

随后孙悟空到了天庭,天庭里的人居然跟他说:灵霄殿已经被人偷掉了!只听说过偷衣偷药偷汉子,没听说把个建筑群给偷掉的,偷了何用?偷了藏到哪?既然灵霄殿都已经被偷走了,那说话的人呆在里面干吗?就为了等孙悟空来告诉他灵霄殿给偷了吗?

他还说,偷灵霄殿的正是孙悟空。以孙悟空的个性他能善罢甘休,会不打破砂锅就跑路了?而小说就是这么写的。

再随后,孙悟空就进入历史穿越桥段,和西施、项羽、秦桧、岳飞、秦始皇等等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人打成一片。贞观十三年,唐僧解救悟空于五行山下(公元639年),被唐僧解救之前,他对东土大唐的历史应该是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怎么看到项羽他就知道是谁?

要了解秦始皇的消息,一定要通过项羽?要通过项羽,就一定要变成美人的样杀掉虞美人?

我们知道,孙悟空口口声声500年前大闹天宫,从公元639年倒推500年,即公元139年(东汉顺帝永和四年),又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刘伯钦说孙悟空被压山下乃是王莽篡汉之时,王莽篡汉建立的新朝是在公元8-23年,那不管怎样,对于岳飞、秦桧这些宋朝人物,断没有任何概念,他怎么会拜岳飞为师?就算看了阎王那里的案卷知道岳武穆精忠报国,最多也就是心生敬重,为其蒙冤而死感到难过,以孙悟空的本领,一百个岳飞也不是他对手啊,岳飞拜孙悟空为师还差不多。怎么反过来了?

悟空对岳飞说,他之所以要拜岳飞为师是因为:“弟子一生有两个师父:第一个是祖师;第二个是唐僧;今日得见师父,是我第三个师父,凑成三教全身。”岳飞能代表儒家吗?因为他不是僧不是道,他就能代表儒家?而这岳将军一开始还推脱,当悟空给他倒了一杯血酒后,岳将军说:“多谢徒弟!只恐我吃不下。”还真把自己当师父呢。

《西游补》说穿了,就是一部网络同文小说的水平,却生生被捧到天上去,这又何必?

《西游补》这部书我是越看越生气,为了梦境而梦境,为了幻化而幻化,堪称观念先行小说的鼻祖,完全不顾及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特征,故事也毫无逻辑性可言,你不能因为一个明朝人早于乔伊斯普鲁斯特就说他是意识流的老祖宗,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现代小说的概念,写这样一部书,更多的出于讽刺当时社会弊端的目的,比如讽刺秀才、讽刺科举、讽刺官场,但都极为生硬,哪有《西游记》叙事时的精准巧妙?更殊难称之为“造事遣辞, 则丰赡多姿, 恍忽善幻, 奇突之处, 时足惊人。”还是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对它的评价比较公允:“明末董说的《西游补》较有名,但他是借神话情节攻击当代政治与士风,在艺术方面也并未怎么留意。”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