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未来亲启:收件人是海洋、月亮、南极、人工智能、星空中的暗物质

2017-03-17 22:1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未来,在么?六位来自科学家的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召开期间受邀,参与了一项在线科普活动——“未来亲启”。他们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破天荒地写了一封致未来的信,收件人是海洋、月亮、南极、人工智能、星空中的暗物质和未来地球的主宰者……

作者:须叔


未来,可以说是我们陌生的老朋友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选择给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致信。在信中,潘云鹤说自身最渴望了解的是30年后人类的电脑与电脑是否已经联通。“我估计,30年后,人们对AI不再忧虑和害怕了吧?那些被艺术作品和想象能力催生出来的畏惧感一定会被工程技术的实现而抚平。”

现在人类能够看到的、包括用仪器探测到的世界在整个宇宙中占不到5%。在此之外,还有着95%的黑暗世界等待开拓。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的信,写给了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暗能量,在信中他调侃自己作为一个研究宏观物理的科学家却表现得“短视”。因为“某种程度上,科学家们是‘分不清楚’未来和历史的。比如我所研究的宇宙学,听起来很有未来感,但实际上是考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科学家郭华东在给月亮的这封信中,展望了把月亮建设为“天然对地观测卫星”的前景。“月球基地上飘扬着各国的旗帜,不同类型的遥感仪器同时工作。从这个前所未有的角度,我们可以获取地球板块构造厘米、分米级的变化信息,为地震研究提供依据;可以研究东亚沙尘暴和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全球气候变化寻找佐证;可以借此平台,为地外文明研究带来新的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把写给未来地球主人的这封信形容为一个“漂流瓶”。“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我要放眼百万年;作为人大代表,我要考虑当下。现在的人类是否像当年的恐龙一样主宰着世界,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傲视群雄,体量越来越大?但如何避免恐龙的命运,检视我们发展中的问题,最后与大自然协同发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也正在做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崔向群的信写给了尚未奠基的南极天文台。“20年,也许是50年后,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时的你已经从地球上打开了不止一个观测宇宙的新窗口,是光学和红外?还是太赫兹?又或者是毫米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所副所长潘锋把海洋领域的研究人员形容为“鹦鹉螺号”上的尼莫船长,表达了科学工作者对海洋不懈探索的愿望。“未来,我们愿意像少年派一样,在海洋上来一次奇幻漂流。在我的研究领域,声呐作为漂流路上的眼睛和耳朵,将会愈加精确、灵敏,会‘感知’你的内心深处。”

未来,可以说是我们陌生的老朋友。给这位老朋友的信,在心中默念并不过瘾。“未来亲启”活动还邀请了6位见字如面的朗读者,让未来倾听科学家们的来信。6位朗诵者包括作家、演员、老师、科幻迷,还有一个熊孩子。他们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和韩松、将在《三体》电影中扮演叶文洁的演员张静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师丹青、12岁的铁杆科幻迷熊子嘉以及本次活动的发起者之一、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

“未来亲启”活动由新华社新媒体活动中心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作发起。未来事务管理局是一个在2013年成立的科幻文化品牌。本次活动的音频和视频从本周二开始,每天在新华社和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微信公共平台上发布。本期《书乡周刊》特别选择了其中三篇写给未来的信,一起向未来说声“收到请回答”。

原标题:未来亲启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