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国际冰壶联合会官员感叹:北京女子冰壶世锦赛已达冬奥水准

2017-03-24 11:01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3月24日讯,2017年北京女子冰壶世锦赛已经接近尾声。本届冰壶世锦赛的赛事组织、观众观赛和媒体服务都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国际冰壶联合会的官员感叹,这次赛事组织标准达到了冬奥会的水准。

北京女子冰壶世锦赛配套服务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 刘平摄

冬奥会的可口“前菜”

据2017年北京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介绍,本次比赛虽然赛期较长,相关单位举办冰壶赛事的经验也极为有限,但比赛自3月18日开赛以来的顺利进行,还是让世界壶联和参赛运动员对组委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赛后,很多熟悉首都体育馆的观众会感到好奇,这个场馆怎么能够变出冰壶赛道呢?原来,今年3月1日筹备团队就进入首都体育馆开始赛前工作,用了两天把场地内的基础冰铺设好,之后由两位国外的制冰师进行比赛用冰的制作,中方还从各地选派了优秀的制冰师到场进行学习。冰壶比赛所用的冰看似普通,其实大有讲究,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要求都很特殊。制冰所用的水洁净度为医用蒸馏水级别,画线使用的是专业环保漆,制冰流程达到标准化,在每次比赛前,制冰师还要对冰面进行修整、找平。同时,首都体育馆内相应地配备了除湿系统等冰壶场地需要的临时设施。

邵晓军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组委会也看到了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比如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协调、筹备工作的详细方案制定等。随着比赛组织工作的进行,中方团队对冰壶赛事的筹备事务和国际标准会越来越熟悉,在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过程中,既了解到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赛事运作模式上的差异,也收获了关于如何让计划执行更加周密的宝贵经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将在水立方举行,希望有了制作世锦赛这道“前菜”的经验,华丽变身的“冰立方”届时作为“正餐”能够交上让全世界满意的答卷。

高水准媒体服务获好评

为了让记者们更好地采访本次比赛,为关注冰壶、喜爱冰壶的读者和观众提供最鲜活的报道,本次女子冰壶世锦赛组委会也为参与报道比赛的媒体提供了有力的运行保障。
位于首都体育馆一层的新闻中心既是媒体的工作间,也兼具新闻发布厅的功能,为记者提供了方便的无线网络、现场转播和打印复印等服务。

在赛场内,组委会搭建的临时看台为文字记者提供了最好的全景视角,而摄影记者则可以在冰壶场地赛道南侧和东侧的摄影区域内选取多样的拍摄角度。据组委会新闻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几日的比赛中,组委会安排官方摄影进入场地内,在赛道旁进行近距离拍摄,为各大媒体的记者提供了精彩的赛事图片。媒体的混合采访区位于冰壶场地东北角的运动员出口旁,记者们根据场馆内清晰的指示可以尽快来到这里开展赛后的采访工作。

另外,组委会新闻宣传部不仅在赛前为记者提供了运动员简历、冰壶项目知识介绍、冰壶世锦赛背景资料等内容,赛时还在新闻中心大厅的一侧设立成绩公报柜,提供采访的即时引语、战报和赛事综述等新闻素材,这样标准性的新闻服务方便记者高效地写出信息准确、内容丰富的稿件。同时这些文档和高质量的现场图片也通过微信群即时传送给记者,和奥运会等赛事中专门的新闻服务系统效果相当,收获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

本届世锦赛是一场高水平国际赛事,所以语言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据负责人介绍,组委会招募了掌握英语、俄语、德语及韩语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双语的即时引语的采写,以及协助媒体记者进行双语采访。对加拿大队主教练和瑞士队四垒队员的采访工作就是在记者与志愿者团队的合作下完成的。

这样高标准、高水平的新闻媒体服务使记者能够专注于为观众和读者呈现更好的报道内容,也让关注冰雪运动、期待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人们了解到,北京为即将到来的重要冰雪赛事做好了准备。

在世锦赛结束后,冰壶场地还会继续保留4天用于市民体验和冰壶推广活动。虽然本届世锦赛即将进入复赛和决赛的最后阶段,但对于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来说,冰壶才刚刚落地,它的萌芽和开花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蓄。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生 徐嘉莹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