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俄罗斯导弹列车重出江湖 “终极杀器”冷战时代令西方恨之入骨

2017-03-25 17:0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3月25日讯,据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俄军的新核武器——“巴尔古津”铁路导弹作战系统即将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如今这一代新产品则将对美国的防御系统构成威胁。俄军为何要发展铁路导弹系统(俗称导弹列车)?这类核武器的发展历程如何,又何以能威胁到美国的防御系统?

导弹列车想象图

名词解析
核弹安装在火车上
跑到哪儿打到哪儿

所谓军用铁路(铁道)导弹系统,或者说导弹列车,简单说,就是将导弹及其发射设施安装在特制的火车上,然后运行于铁路系统之中。这样,平时是一列火车,战时就可以发射导弹,可谓“跑到哪儿打到哪儿”。

虽然从理论上讲,列车上可以装各种导弹,比如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但通常提到“导弹列车”这个词时,往往特指可以搭载核弹头的战略导弹。

核武器作为“国之重器”,是世界战略上的终极威慑武器。现有的核弹投放手段主要是海陆空三方面:空基的战略轰炸机、海基的核潜艇和陆基的洲际导弹。其中,轰炸机和核潜艇是全方位打击的重要载体,但最基本的核攻击手段还是洲际导弹。

而洲际导弹的发射平台,通常包括固定发射井和导弹发射车辆。一般说的导弹发射车,是指用特制的底盘运载导弹发射系统,在公路上跑。而如果将导弹发射系统安装上列车,就成了导弹列车。以苏俄制的导弹列车为例,一般以“团”为编制单位,每个团就是一列导弹列车。一个团有好几节车厢,其中一节车厢为指挥部,另外几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是一个导弹发射装置。另外,还可能带上几节其他车厢,用于半途的维修、补给、护卫等。一般而言,为了拖曳每个导弹列车团,在苏联时代的系统中需要3个火车头。

这样装备的一个团,也就是一列导弹列车,能够以每小时数十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驶在铁路上。从外观上,它与普通的列车没有太大区别。而一旦需要,它可以停在铁路线的任何地方进行导弹发射,甚至可以边行进边发射。

优劣比较:
国土境内自由机动
形势完全依赖铁路

相对于固定发射井,导弹发射车更加灵活,可以在全国的国土上自由机动。这样,不但在迫不得已必须进行核攻击的时候,能选择更合适的区域发射核导弹,而且从情报方面上看,能够使敌方更难探知我方核导弹的具体位置,难以预防和拦截。

要知道,核战争一旦爆发,至关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第一波打击能否实习“突然”,避开敌方拦截;二是我方剩余导弹部队能否躲过敌方第一波打击,进行第二波反击。导弹发射车恰好在这两方面都有优势。当然,导弹发射车也存在弊端。例如,受制于车辆本身的承受力,发射导弹的尺寸有限。而理论上“走遍全国”的机动性,其实也受到交通路况的限制等等。

铁路导弹系统相对于更常见的公路导弹系统而言,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铁路导弹系统的机动速度比公路交通工具高。正如城市交通的终极解决方案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通过铁路行进的导弹列车,平均速度也大大超过在各种公路上折腾的公路导弹车辆。公路导弹车辆和导弹列车在战时都很可能动用城市的民用交通网,而对铁路的管制调度,比对公路的管制调度要相对容易,也不会出现乱超车、逆向行驶、见缝插针的民用车辆。

其次,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要更加平稳,火车也可以运载比汽车更重的设备,因此导弹列车所装载的导弹体积更大,重量更重,射程更远,威力更强。导弹列车还可以在机动运输中进行测试工作,减小发射准备时间。

其三,公路导弹车辆相对于普通车辆,是个很惹眼的“庞然大物”,不但容易被敌方的飞机和卫星发现,甚至附近的民众也很容易围观。而导弹列车可以很轻易地伪装得与普通列车一样,不容易被卫星追踪。此外,由于导弹列车可以在发射后立刻进行移动躲避,其生存性能也较好。

当然,导弹列车也有自身的缺点。它只能在铁路上行驶,因此其灵活性不如公路导弹发射车。一旦铁路被破坏,导弹列车的机动性完全无法发挥。其次,由于导弹列车所用的导弹口径较粗,可能会被列车上方的电气化线路阻挡,在隧道等环境更是不可能使用。一旦爆发战争,铁路本身就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大动脉,导弹列车的机动和发射都需要对铁路线的占用,而一旦遭到敌方的攻击,导致核弹被击毁,造成的爆炸和放射性污染更可能导致线路瘫痪和附近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除此以外,相对于公路机动发射系统,铁路导弹系统的价格更加昂贵。

前世今生:
神出鬼没令西方胆寒
在重压力下自废武功

废弃的苏联导弹列车装卸车间

苏联导弹列车基地旧址

导弹列车的概念并不复杂,但应用条件则较为苛刻。由于它的本质概念是利用铁路运输,实现战略导弹的快速机动,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同时拥有广袤的国土和发达的铁路网线,导弹列车才有用武之地。

最早提出导弹列车概念的是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占领了大半个欧洲,计划利用欧洲的铁路网实现快速的导弹袭击。但那时V-1和V-2导弹本身技术还不过关,因此这个计划仅仅停留在了纸面上。

冷战中的美国在60年代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铁路机动导弹系统。但美国的铁路系统虽长,网络却较为简单。再加上美国本土位于于两大洋之间,可以建造足够多的导弹发射井,而且拥有绝对优势的海军和空军,仅依靠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便足以形成对外的核威慑。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耗费巨资建造铁路导弹系统,实在没有必要。

而苏联却看中了铁路导弹系统的优势,在60年代进行研发,并于1987年10月正式将导弹列车投入战斗值勤。

苏联的战略火箭部队,总共下属4个导弹列车师,每个师下属3个团,每个团包括一组“青年”铁路导弹发射系统,由3个内燃机车拉拽6-8节车厢组成。其中3节车厢分别承载3枚“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其余车厢是指挥部、通信系统和支持系统等。“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4)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先进导弹。其采用固体燃料发射,最大射程1.3万公里,打击精度200米。每一枚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弹头,每枚弹头的爆炸威力约4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20倍左右。换言之,1枚“手术刀”导弹,即可造成200倍于广岛原子弹的杀伤力,而4个师的导弹列车则总共携带有36枚“手术刀”,足以将整个美国炸平好几遍。

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原野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神秘的绿色列车呼啸而过的身影。从外观上看,除了有3台机车之外,这些导弹列车与普通的货运列车几乎一样,有的车厢上甚至还印有“载重135吨”、“轻型货物”等字样。然而隐藏其下的,却是整整一个核武库,混迹在境内的数千列火车中。北约方面根本无法对他们加以鉴别。

同时,导弹列车一昼夜可以行驶1000多公里,用半个多月能够巡行全境。这就意味着美国要想始终保持跟踪监视,必须同时动用300颗左右的侦察卫星。而要摧毁一列导弹列车,则需要发射至少150枚弹道导弹。因此,美国只能动用军用侦察卫星,保持对几个导弹列车基地的全天候监视。而一旦列车离开基地进入铁路网,几分钟后美国就失去了导弹列车的踪迹,从而陷入恐慌。

因此,美国对苏联的导弹列车是恨之入骨。但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新上任的叶利钦对美国“摇尾乞怜”,美国方面趁机逼迫俄罗斯自废武功。1993年初,美俄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国特别要求俄罗斯销毁所有的导弹列车。加之俄罗斯军费不足,乌克兰独立后又销毁了全部的核弹生产设备。于是到21世纪初,俄罗斯拥有的全部导弹列车均被废弃拆除。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