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生活实验室

共享单车原来“车把很脏!” 建议:骑车后最好勤洗手

2017-03-28 15:22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出了地铁站,下了公交车,距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不少人会掏出手机扫一扫街头小巷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随着街头上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在方便大家出行的同时,也隐藏着令人不安的担忧。近日,有读者给本报生活实验室栏目打来热线电话:“共享单车使用的人很多,常常是别人骑完了下一个人接着骑,而且自行车车把都是用手直接触碰的,也不知道干净不干净。”

那么,共享单车车把上到底有多少细菌?和平时自家使用的自行车相比,是否细菌数量更多?记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和自用自行车相比,因为共享单车使用的人多,车把上的细菌数量要比普通车多。本栏目也建议市民们在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需要勤洗手。

调查:九成骑行者不会在意车把是否干净

近半年来,在大街小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不少共享单车,有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以及小蓝单车。这些单车的出现,方便了不少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也让大家体验到了骑行的快乐。

随着气温转暖,记者注意到骑行共享单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不过不少骑行者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并没有佩戴手套。记者在走访时也注意到,不少共享单车停放在车站、医院甚至是垃圾站附近。“有些车辆停放的地方脏乱差不说,地方环境比较复杂,真担心会沾上细菌。”一位路人如是说。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位共享单车的骑行者,其中有28位骑行者表示他们不会担心共享单车车把上是否有细菌。“骑车只是赶时间,我不会在意这些问题。”扫完码正准备蹬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一位比较讲究的同事会在骑车前用湿巾将车把擦一擦。

实验:共享单车细菌数量比较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骑行单车时骑行者最常接触到的单车部位是车把和车座。本报记者打算从目前市面上三种常见的共享单车车把上,分别取样,通过细菌培养的方式来看这些车把内是否存在细菌。

记者在东单附近分别对摩拜、ofo、小蓝车以及普通自行车的车把进行取样,共采集12个样本,每种类型的车辆3个。在采样过程中,记者先用无菌采样棒对车把处进行擦拭,擦拭面积为2平方厘米。擦拭之后,将采样棒放入盛有5毫升生理盐水的采集器内,充分震荡,使采样棒上的细菌能够与生理盐水进行充分混合。

随后,记者用一次性吸管从采集器内吸取1毫升的生理盐水,将其均匀滴在细菌培养试纸上,并将其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48小时后,记者看到细菌培养试纸上开始出现红色的小点,这些红色小点就是不断分裂繁殖的细菌菌落。12个样品中有四个样品没有出现细菌菌落,其余出现小红点的试纸中,菌落数量最多的有270个,该样本来自一辆小黄车。而普通自行车上的菌落数量分别是10、20和65。

探因:细菌都是打哪儿来的?

据了解,人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因为活动量的增加,手掌会会出汗。而此时,如果没有戴带手套等防护用户品,手上的细菌就会随着汗液沾附着在车扶手上,而扶手上的防滑纹路正是细菌容易滋生的理想场所。

由于不少共享单车都是你骑完了我再接着骑,使用频率高,就会造成手上的细菌被交叉传播。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一些数据统计,每辆单车每日平均被使用的次数为7到10次,而在最多的时被使用超过20多次。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路口、公交车站、地铁站周边以及医院周边,多数单车露天放置,而它们的扶手就成了细菌传播和滋生的“温床”。

建议:骑完单车最好勤洗手

据了解,人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因为活动量的增加,手掌会出汗。此时,如果没有戴手套等防护品,手上的细菌就会随着汗液附着在车扶手上,而扶手上的防滑纹路正是细菌容易滋生的理想场所。

由于不少共享单车都是你骑完了我再接着骑,使用频率高,就会造成手上的细菌被交叉传播。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一些数据统计,每辆单车每日平均被使用的次数为7到10次,而最多时被使用超过20次。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路口、公交车站、地铁站周边以及医院周边,多数单车露天放置,而它们的扶手就成了细菌传播和滋生的“温床”。

如果使用完共享单车不注意手部清洁,一旦受伤沾染了致病菌,接触伤口、眼、口鼻等区域或接触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儿童、病人时,就有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在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骑行者也要对手进行细致清洗。

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大家还可以自备骑车手套。在骑车时戴合适的手套,既能有效减少车把的细菌遗留及污染,还能减少震动或在骑行中因撞击摔倒引发的意外损伤。而戴的手套也要注意勤洗勤换。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