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黛宫•龚航宇“六尘布染”2017秋冬旗袍时尚剧
3月28日下午13时,北京饭店金色大厅,香黛宫•龚航宇秋冬旗袍时尚剧发布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行。本次旗袍大秀以“六尘布染”为主题,不仅以创新的手法,融入舞台、香道、诗歌等六种文化元素,打造了香黛剧场首部音乐诗歌旗袍时尚剧,设计师更以担当的责任,用旗袍架起了文化与外交的桥梁,来助力“一带一路”文化输出,提升中国文化自信。
典雅、时尚,融贯中西又传承创新的时代旗袍在时尚剧中款款走来……不知不觉,让我们身临其境,被旗袍艺术所折服,对香黛宫的传承与创新点赞。
写意百年服饰 提升文化自信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自信,引领现代旗袍新时尚,设计师龚航宇煞费苦心的通过走秀女性百年穿着变化,演绎女性从解放、独立,到自主、自信的思想变迁,以此来烘托东方女性风采与中国文化自信。“可以说,这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也是中国旗袍走向世界的新起点。”香黛宫旗袍创始人龚航宇介绍,为了延续中国服饰百年的传承,她还创新的将战争时期、文革时期断档的服饰文化进行了修补,进而为“一带一路”文化输出做力量支撑。
龚航宇坚信,文化传承和现代时尚的融合才是中国文化的时尚未来。
六位一体多元融合 呈现中式时尚生活新方式
为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文化的大美,本次大秀龚航宇力求全面呈现东方中式时尚生活新方式,所以融合了舞台、香道、诗歌、情景剧、环境美学、走秀等六种不同的文化元素,以时尚剧的形式来演绎东方情怀。
“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现代东方人应该穿什么样的服饰,才能展现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和自信。”龚航宇介绍,此次她根据东方人的生活场景,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出发,史诗般的讲诉女性从二三十年代的简约旗袍,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结合西方的的裁剪方式、版型工艺,顺应时代的裙子以及结合生活场景搭配的裙套装、裤套装、社交礼服、中式婚纱礼服……等一系列的变化,来完美再现中国女性追求时尚、个性与优雅的过程。
对此,龚航宇将旗袍分为生活旗袍、商务旗袍、时装旗袍、礼服旗袍,倡导根据生活的场景来进行着装,打造出了“十二香黛”文化系列,并对古典、自然、浪漫、艺术、优雅等不同风格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每个女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气质的风情。
在工艺上,龚航宇不再固封于传统的龙凤图案、刺绣等,而是赋予了每个细节生命的时尚张力。镶边,盘扣,开叉……每个细节都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并结合达利丝绸面料的雅与韵,呈现出富有中国内涵的水墨意境、线条节韵与诗意,简洁大方、舒适别致,可以像“穿时装一样一年四季的穿着旗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还得到了世界小姐孔敬、中国十佳名模楚惠晴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国际超模们的鼎力支持。而最温情的画面,莫过于最后龚航宇与自己女儿亲子系列的唯美演绎。特别是,儿童旗袍系列由她女儿——10岁的小设计师艾藜儿亲自设计参与,从儿童的眼光看旗袍的世界,这样的创意与编排,赢得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和掌声。
旗袍外交 成就国际文化交流“大使”
以东方视野,结合西方裁剪和制版工艺创立的香黛宫华服,自创立之初便受到了业界及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从国际小姐全国冠军、环球夫人大赛指定旗袍品牌,到为2016央视春晚上海分会场和元宵晚会赶制500件旗袍,到受邀参展2015米兰世博会、出席中国与苏里南建交40周年、参加2016奥克兰圣诞大游行以及旧金山国际时装周、全球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再到亮相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等活动……
“只有立足中国文化,让旗袍面向国际,才能架起国际交流的美的通道。旗袍不仅仅属于中国,她的美、自信、优雅更应该属于全世界。”作为现代旗袍代言人,龚航宇深知,时装旗袍已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更是全世界美丽女性重新认识自我,塑造时代新女性,展现自信风采的“肢体语言”。
让文化走进生活 全球招募30位城市合伙人
可以说,现代旗袍作为传统优秀文化基因的传程,不仅融合了现代高度经济文明发展,也已成为以西装革履为代表的西方时尚文化阶段之后,中国人时尚文化觉醒后的新中式时尚生活的代表。
而如何让传统文化落地,让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自信走进每一位爱美人士的心中,龚航宇不停地思索着。
“香黛宫的产品经营,不仅仅是旗袍,更是文化。只有文化的韵味和调性,才是现代公司发展的灵魂。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特别注重消费者文化素养的提升、品质和品味的引导以及各种文化与生活的培训。就是希望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人,从内到外的展现人性的优雅与自信,实现新中式时尚文化生活方式。”龚航宇表示,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从接触到喜欢再到成为习惯,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国时尚走向国际。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胡睿哲/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