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王小波逝世20周年 李银河忆往事:刚恋爱时差点就分手

2017-04-11 08:59 编辑:TF008 来源:凤凰文化

王小波离开这个世界整整20年了。春日的北方海边,李银河轻声读起王小波诗作,这是她第一次面对镜头朗读王小波的诗与信。

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诗

这是王小波在1978年5月21日写给李银河的信中收录的诗。从不写诗的王小波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的爱意,甚至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我诌了一首歪诗。我把它献给你。这样的歪诗实在拿不出手送人,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麦子熟了,

天天都很热。

等到明天一早,

我就去收割。

我的爱情也成熟了,

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

就是收割的人!

                             ——王小波译裴多菲的诗

“你好哇,李银河。”

1977年,25岁的北京市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王小波,与同龄的《光明日报》编辑李银河相识。率情率性的王小波初次见面就单刀直入地问李银河:“你有朋友没有?你看我怎么样?”也许是此前阅读《绿毛水怪》手稿早已拨动了心弦,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爱恋,年轻的李银河并没有拒绝这份略显冒失的表白。两人从此开始交往和通信,在写给李银河的信中,王小波经常这样开头。

“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好的东西了。爱一回就够了,可以死了。什么也不需要了。”拥有爱情的人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天地万物已如虚无,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彼此,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如春天般明媚,在一起的每件事都如诗歌般优美。尽管每对恋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浪漫,然而制造浪漫多少需要一点天分,愚钝者的浪漫通常显得憨拙,灵动的人却富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欢愉。

王小波当然是懂得浪漫的人,他会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直到多年以后,李银河想起这封信的时候仍然坚信,没有哪个女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的纯情——“被爱已经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与得到一种浪漫的骑士之爱相比又逊色许多。

自称“愁容骑士”的王小波把“爱”当作自己呼喊的战号,在他心里,爱与李银河是完全相等的概念,虽然他对很多人都怀有最深的感情,但进入爱的领地,所有人都被拒之门外,连同为别人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恨不得全部奉献给李银河。“我爱你爱得要命,真的。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像所有相爱的人一样,王小波和李银河都从不吝啬甜蜜的情话,他们的通信中随处是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他们会讲述彼此的生活、分享起起伏伏的情绪——“这两天过得怎么样?又研究你的伦理学了吗?这一星期我们不能见面了,今晚有人找我。我们创了记录——一星期不见的纪录。你感觉怎样?受得了吗?连我都快受不了了。让不断的思念把我们的火持续地烧下去吧”;会谈论最近的阅读、交流各自的思考——“我今天看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叫作《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的一个女作家写的。据说它是要说明:人的心灵是不能沟通的,人类只能生活在精神孤立的境况中。看这种东西就像喝毒药,人会变得孤寂、冷漠”;也包括对于中国的观察——“咱们国家某些教条主义已经到了几乎无可救药的地步,从脑袋到下水全是教条,无可更改的教条,除了火葬场谁也活不了。”

爱情容易让人沉沦,但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却让他们在彼此的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更好的成长——1978年,王小波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李银河进入国务院研究室工作;1982年,王小波开始创作成名作《黄金时代》,李银河前往美国留学;1984年,王小波赴美读研,期间与李银河游历了美国各地及西欧诸国;1988年,两人回国,随后王小波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李银河则成为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站的第一个博士后。

有时候,王小波会在给李银河的信中抄录一些美好的诗歌。“我在《德国诗选》里又发现一首好诗:他爱在黑暗中漫游,黝黑的树荫/重重的树荫会冷却他的梦影。/可是他的心里却燃烧着一种愿望,/渴望光明!渴望光明!使他痛苦异常。/他不知道,在他头上,碧空晴朗,/充满了纯洁的银色的星光。”“麦子熟了,/天天都很热。/等到明天一早,/我就去收割。/我的爱情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这诗怎么样?喜欢吗?猜得出是谁的诗吗?是个匈牙利人写的呢。”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