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王小波去世二十周年 他如果活到今天会成为互联网的弄潮儿吗

2017-04-14 10:13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4月11日是王小波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日,李银河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导演程耳在一场名为“黄金时代的消亡”的文化沙龙活动中亮相,与读者一起解析王小波的文字作品、思想观点。导演程耳认为:“小波的作品抵御了时间。”

作者:何殊我


在过去二十年中,王小波的书至少被20家出版机构出版,在当天沙龙现场,新经典文化展示了刚刚出版的王小波作品集的部分书作。这套书分为上下两辑,共十三本,上半年出版七本作品,分别是五部小说:《黄金时代》、《寻找无双》、《革命时期的爱情》、《红拂夜奔》、《万寿寺》以及两本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下半年将出版余下的四部小说、一本杂文、一本书信。李银河对全套书进行了校勘,并提供了所有王小波的已出版作品和未出版手稿以及王小波全部的书信和照片。她更深情写序,“斯人已去,却留下这些文字,令我们哭,令我们笑,令我们沉思,令我们反省。他的文学成就还是让文学史家去评论吧,我看重的只是他给我带来的当下的快乐。记得不久前翻看《2015》,数度狂笑,几乎引得哮喘复发。”

王小波为什么逝世20年依然得到大众的瞩目?是因为早逝而更加完美吗?如果他今天还活着,又是什么样子呢?

翻检媒体、社交网站上传播的纪念王小波的文字,大抵仍是自由、理性等范畴的讨论,未亡人照例出来述怀凭吊,各种纪念活动也是文学、精神与自由,其言谆谆其情切切。

这些之外,似乎鲜有人会提及王小波与互联网科技的关系,此类话题的讨论零零散散,没能占据媒体主流,这在动辄“互联网+”的时代是颇让人意外的。如果没有对互联网科技的深度体验,今天我们谈论王小波的人生的话会失去许多传奇性。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经历丰富的王小波称得上此种翘楚,做过民办教师、插过队、当过工人,大学时候学的是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后来留学学历史,种种经历让他有了开阔的视野和贯通的思考来实现个人兴趣。通过他的作品和日记,会发现王小波一直对互联网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在互联网方面的很多尝试和探索,在今天仍然值得思考。

得益于早年留学美国的经历,在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前,他就已经是互联网的深度用户。一直到1997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中国网民数量才区区62 万,这在当时的中国属于标准的小众。

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在网上撰写博客,要知道,十四五年以后的2005年,随着博客中国、新浪博客等发力才有了博客在中国的勃兴。而今日在中国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们,绝大部分还在上学或从事着与互联网无关的工作,不知互联网为何物。

同时,他对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对计算机性能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比如,在日记中吐槽乔布斯,“晓阳到底也加入了IBM的行列。照我看,苹果机还是买不得。因为IBM-PC的兼容机队伍庞大。”此外,他还利用闲暇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编程,可谓中国第一代程序员,编了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这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简直天方夜谭,而且,类似的中文编辑器也就严援朝的CCDOS和求伯君WPS1.0,都是个人倾毕生所学以及背后的长城公司、金山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结果。

比如上图这张出镜率很高的王小波图片中,身后那台286计算机,就是他在1993年花巨资添置的,“我终于下决心买了一台286,这些日子在改造软件,作了不少汇编工作。现在终于完全成功,我的软件现在可以编辑400K长的文件,可以把一部长篇小说全部调到内存里编写了。”在当年3月份的日记中对此有翔实的记述,行文之间,甚是得意。

早年间王小波通过卖软件还挣了些钱,这算是最早的商业模式了,当时还有人拉他入伙,当然写代码这种来钱快的活对任何人都充满吸引力,所幸他还是拒绝了人家,“因为发现写小说也可赚到钱”。想想,如果他当时成为职业程序员,通过高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可能也就不会英年早逝,如果能够职业化,说不定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精神领袖或者是某行业的大佬。但是我们就看不到那么多有趣有意义的文学作品了,这将是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巨大缺憾。当然,历史不容假设,只能叹息。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