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世界读书日看看中小学生们都读什么书?

2017-04-20 11:21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那么,为什么将“读书日”定在这样一个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日子?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 宋末元初文人翁森在其《四时读书乐·春》诗中也有过这样的感慨:“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开端,在春天里读书,抑或是奏响一年之中奋进的序曲哦……

作者:中小学生


《开卷有益》绘画:常柳钰(13岁)北京一七一中学初一(16)班

读孙犁的《荷花淀》——头条

乡土文学为何凝聚着浓浓的乡愁

任 捷(17岁)

每一个有地域特色的所在,都有它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意义。城市打造出了独特的都市文化,而乡村则像一坛酒,凭借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积淀,酝酿出了多样的文化成果。将建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治功用等集合在一起,它是今人无尽的文化宝藏。在现代化进程中越走越远的我们,再度审视乡村乡土文化时,一抹不可忽略的亮色,也是无声无息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久久不灭的,是乡土文学。

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是令生长在那片淀里的人们无法忘却的乡情记忆。每每读起这篇《荷花淀》,或者是其他荷花淀派的文章,都会唤起深处都市之中的我对于那片故土浓浓的眷恋。那里有独属于荷花淀周围村庄的水与船,有雨打荷叶的情调,有野鸭凫水的趣味,有渔歌相和的晚景。这样有荷花淀独有特点的景物不仅仅被纳入文字之中,这些文字传播着乡土的气息,让身处异乡的人们感到血脉里涌动着自己本源的血液。若说不断延展的城市是枝是叶,那么,它的营养来源就是作为根的乡村——让无数在繁华的都市里魂牵梦绕的乡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依靠。

生长在今日的环境之中,这种源于“根”的艺术形式,将乡村呈现出来,保留了老一辈的记忆,存住了乡土标志,也给了人们一个心灵的归宿。乡愁是失意时,你永远记得《荷花淀》里老人游水推船打鬼子的情景,记得赵树理的《三里湾》和他的《赖大嫂》里精打细算又不失直爽豪放的赖大嫂。乡土文学植根于人们心中,不仅有供人了解体味的作用,也是乡愁的触媒,读之生情,在失意迷茫之时,成为一个心灵的港湾,一个出发的原点,由人们思考。

如今,虽然作品留了下来,但乡村却无以担当那些文字里描述的样子了。众多古村落的消逝已经让一些人的乡土永远留在了文字的叙述中,现实中却难以再见。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之时,古建在拆除、在被遗弃,环境在被破坏,名为给乡村一个更好的归宿,实则是在牟利之中断绝了乡村的根脉,让更多的文字难以再描写美妙的乡村事物,乡土文学也会走向终结。

乡土文学的兴盛,就是乡村乡土的健硕,是人们内心的底气与港湾。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1999年6月,现就读于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5)班。

读龙应台的《目送》--

一本书为何能成为点亮我心灵的灯

李子涵(12岁)

在我心中有一盏灯,它引领我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它在我困惑、受挫的时候,为我指出一条明路。而点亮我心灯的,正是龙应台的《目送》。

这本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的。但是买来之后,一直放在那里。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妈妈专心致志地捧着那本《目送》,嘴里轻轻念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每一次外出,哪怕只有个把小时的分离,妈妈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站在那,目送我离开……而我,把这当作一种麻烦和负担,头也不回,想赶快逃离。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着孩子离开自己,每一次目送,每一次唠叨,其实都饱含着慈爱和牵挂。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妈妈的视角,考虑到她的感受。我愿意,以后每次离开,都回头看妈妈一眼,不让她心里难受。

不知道被什么吸引着,我拿起这本书,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目送》的作者龙应台,在这本散文集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些她和亲人、朋友之间的深情往事,还有一些关于时事的评论。每看完一篇,我都陷入深深的思索,有一种被点化了的感觉。

在《跌倒-寄K》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一个“国三”学生自杀的事件。她提醒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面对痛苦、挫折、失败。文章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要学会在跌倒时跌的有尊严;知道心碎了一地时如何收拾,远比追求卓越更重要。看到这些文字,我太有感触了!享受了六年快乐教育的我,升入中学后,面临离家远、环境陌生、学习压力大等困难,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失落和困惑。没有了才子的光环和铁哥们的前呼后拥,我仿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是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困难可以变成远行的力量,挫折也是人生的修行。我一下子觉得心都被点亮了!

现在,《目送》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经常把它放在身边,让书中的小故事和富有哲理的句子陪伴我前行。

本文作者男,出生于2004年6月,现就读于北京五中分校初一(4)班。

读李微漪的《重返狼群》——

狼人类谁更重情感

徐墨涵(11岁)

看完李微漪的《重返狼群》,久久难以平静,一种许久不曾有过的感动伴随着巨大的精神震撼升腾起来,格林最后离开它日夜相伴的“狼妈”重返狼族时一步一回头的情景,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每每想起,嗓子哽得生疼,那是一种怎样厚重的情感,才能让人与狼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依恋与不舍!他们共同历经无数次的九死一生,一路相伴走到最后的离别。

还记得在大雪封山、粮尽弹绝、面临生死威胁的时候,格林日夜狩猎,维持着自己和人类妈妈的生命。狼是一种何等护食的动物,却能忍着饥饿将它猎到仅有的肉食和它的人类亲人分享。这种信任和爱,却也是“狼妈”用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牺牲换来的。“狼妈”与格林的这种厚重的母子深情,深深地改变了我们根深蒂固的恶狼观念。作者说,她知道会遇到怎样的狼,却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在人迹罕至的大草原,在冰天雪地的狼山,当饥饿威胁到生命时,他们希望可以遇到人,却也最怕遇到人,猎杀狼的那些人带给他们的只有死亡。当曾经绿草繁盛的若尔盖草原湿地变成如今沙化严重、狼迹罕至、缺水干燥、生物链严重断裂的恶劣环境时,他们想要重返狼群是何其困难!

我们现在越来越没有信仰,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敬,唯对利益顶礼膜拜,每天为着一点点蝇头小利做着大逆不道的事,嘴上喊着恶狼,却不知人类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种族。面对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人类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需要学会与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感恩活着!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给他们留点生存的余地!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5年8月,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1)班。

读怀特的《夏洛的网》

夏洛是如何用生命来“织网”的

耿若鱼(11岁)

一本本好书,会让我们成熟、成长,就像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讲的是在一个农场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然而,威尔伯面对的是将要成为熏肉火腿的悲惨命运,好朋友夏洛却坚信它能救小猪。夏洛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小猪终于得救了。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这是一个充满善良、温暖和爱的故事,它感动了无数读者,当然也包括我。它让我深深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人活着为了什么?

夏洛的死让我难过,难过之中夏洛的声音却总在我耳边响起:“你一直是我的朋友,这本身就是你对我最大的帮助。我为你织网,是因为我喜欢你。然而,若问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该怎么说呢?我们出生,我们短暂地活着,我们死亡。每个人活着时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好吧?”

一个平凡的、毫不起眼的灰蜘蛛,用它那小小的生命在向我们呐喊,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遇到夏洛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甚至觉得,一个11岁的男孩思考这样的问题有点装模作样,但现在,我脑子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就会涌出这样的问题:夏洛通过帮助小猪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我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呢?我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呢?我身边的亲人、朋友是否因为我更快乐了……

会思考,是不是就意味着我真的长大了?读了《夏洛的网》后,像是夏洛在我的心里放进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自己的心变得沉甸甸的了……

本文作者男,出生于2004年12月,现就读于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小学六年级(3)班。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