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蛟龙”入南海探索深海生物世界 1400米海底都有什么?

2017-05-10 14:43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5月10日讯,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并不乏生命的跃动。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深潜,驾驶员和随行的生物学家对底栖生物做了细致的观察,一个多彩的海底生物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

7时10分,“蛟龙”号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甲板来到水面。7时16分,主驾驶傅文韬带着实习潜航员齐海滨和研究深海生物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孙栋博士,向深海潜去。一个小时后,到达1400米左右的预定深度,“蛟龙”号开始作业。这次下潜是为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区选址而来,底栖生态系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关注点。

傅文韬对一只长着“树根”的巨型海绵印象深刻。这只海绵是8时46分出现在“蛟龙”号眼前的。“在我们下潜的地方,岩石基底较少,同时由于微地形的原因,岩石附近的海流不够强,对这类海绵来说,要在较强的沉积物基底生存下来,最佳的生存策略就是进化出扎向沉积物里的‘根’。”孙栋说,这里底层海流强,食物充足,生存的关键是要能够牢牢固定在海底。孙栋说,这种海绵在其他大洋中并不多见,因为其他大洋多为软基底,只有像南海陆坡这种海流比较强的生存环境中较易发现这种特色动物。

8时49分,水深1397米,傅文韬在采集岩石样品时,一只美丽的小珊瑚长在采集的岩石上,让齐海滨感叹不已。“深海里的珊瑚个头一般都不大,但风姿绰约,像艺术品。”齐海滨说,珊瑚长在深海已属不易,而且还长在石头上。每次看到深海珊瑚,就想到沙漠里的胡杨。深海珊瑚也同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傅文韬说,海底取样时,在满足科学研究的样本需求后,就不再取,不能破坏它们,尽可能保护它们,因为它们是海底世界的主人。

孙栋说,在这里,珊瑚并不是优势类群,但很常见。这次下潜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珊瑚生长的方向与水流呈45度夹角,而不是像别的地方那样迎着海流,在流速最强的方向展开,“这应该是生存权衡的结果,既保证一定的迎流面积,从而获得充足食物,同时又不被迎面而来的强大海流所折断。这种现象在其他区域并不常见,体现了这里海流比较强的特点。”

10时05分,水深1362米,窗外出现一只巨大的海星。“海星是我们研究室的重点研究对象,因此这次采集了3只海星标本。”孙栋说,在深海,海星一般往两个方向进化,要么比较小,为了少消耗能量,一般蹲在原地,类似于守株待兔;要么比较大,能够尽可能地捕食所遇见的猎物。“这次下潜看到海星比较多,‘蛟龙’号每前进十米左右就能遇见一只。”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