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爸爸去世后小伙独自照顾智障妈妈 孟斌:妈妈是我最大牵挂

2017-05-11 09:44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5月11日讯,10路公交车是北京一条“元老级”的公交线路。4月23日,10路车全线更换了更加舒适、环保的双层新能源车。这也是自2014年8月线路由“北京站东—南菜园”调整为“航天桥桥—南菜园”以来最大的变化。

孟斌独自照顾智障母亲的事很快在车队里流传开了

孟斌独自照顾智障母亲的事很快在车队里流传开了

车型虽然变了,但服务依旧暖心周到。10路车队里的702车组是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之一,现在702车组的“领头人”是全国劳模盛淑敏,与她对班的是小徒弟孟斌。常坐10路车的乘客,都对师徒俩热情的服务留有深刻印象,不过,鲜为外界知的是,小徒弟孟斌其实是一个有着特别经历的大男孩。

他被小学生写进了作文

10路公交线途径牛街和宣武医院,这条线路不仅是“民族团结线”,也是一条以老年乘客众多而闻名的线路。其实,在10路车队里还有两多,就是“先进车组多、劳模多”。2009年,那时23岁的孟斌退伍复员后进入公交集团,在10路车队当上了售票员,盛淑敏成了他的师傅。

从跟着师傅学报站,到学习如何给老年乘客提供帮助和便利,孟斌的工作做得越发细致。在路上,他一直关心车上的老年乘客,扶他们上下车,帮他们找座,路上有突发情况时,他会及时提醒乘客扶稳。对于经常坐车的一些老人,孟斌能记得他们大概到哪里下车。快到站了他会走过去搭一把手,扶他们起身。因为在车上对乘客服务周到,一位常年坐10路车的小学生,还把孟斌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作文的题目叫《心中最美的人》。

照顾妈妈是他最重要的事

没有谁生来就特别会照顾人,孟斌的细心多少与他的家庭有关。正是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温和又内敛的脾气秉性。

孟斌的母亲张宝兰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人。不过,因为小时候因为得了猩红热,治疗条件有限,烧坏了脑神经,她的智商年龄永远停留在了六七岁。不识字,分不清数字,也不会打电话,见着陌生人,总会瞪着圆圆的大眼睛笑呵呵地看着,脸上看不到一丝忧愁。孟斌的父亲孟宪国生于1941年,是河北廊坊人。年轻时常年跑外,帮人联系各种业务。因为家境困难,脸上又生了麻子,年过四旬还没有成家。那一年落脚在北京南城一处招待所,经人介绍结识了三十多岁的张宝兰。 

孟宪国成家后,张宝兰有了依靠。孟斌出生后,他和母亲住在城里姥姥家,父亲京冀两地跑,忙着挣钱养家。聚少离多,是父子俩的常态。孟斌和妈妈受小姨照顾的最多,从小,他就表现得很成熟,比一般的孩子知道心疼人,照顾人。虽然童年印象里很少有一家三口牵手去公园的场景,但孟斌始终憧憬着让年岁越来越大的父母晚年能够团聚。 

2011年,张宝兰申请的廉租房即将交付,对经济并不富裕的孟家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但命运在11月24日这天突然发生了转变。那天早上八点半,孟斌还和父亲通过电话,他准备带着妈妈一会儿就前往廊坊看望父亲。孟宪国在电话里也很高兴,还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可一个小时后,孟斌在去往廊坊的公交车上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村里的邻居打来的——孟宪国猝死了! 

“爸爸这辈子吃了不少苦,眼看就要住上北京的新房了,人没了。”孟斌想不到爸爸会走得这么突然,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爸爸去世后,他一个人肩负起照顾妈妈的重任。

车队给了他家一样的温暖

怕妈妈走丢,孟斌从不敢让她一个人出门,每天买菜,都是他牵上妈妈的手一起去市场;每次上班前,他会仔细地关上燃气,锁好厨房,断掉总电源,然后锁上房门,赶往车队。

把妈妈锁在家里去上班,下班回家再照顾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他一个人的秘密。同事眼里的孟斌,不爱说,爱笑。他喜欢踢球、唱歌,但除了车队组织的活动,他从不参加同事聚会。他每天笑呵呵地来上班,夜里下班会搭同事的车到最近的夜班车站。没有人特别留意这个小伙子,直到有一天,有同事看到孟斌扶着一位智障老人逛超市。同事还以为他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他笑呵呵地向同事介绍道:“这是我妈。”

孟斌独自照顾智障母亲的事很快在车队里流传开了。那年孟斌过生日,车队书记带着一群年轻人挤进了孟斌家2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大家带来了生日蛋糕和祝福,这个意外的惊喜让孟斌激动得眼泪打转,连连说太意外了。之后,张宝兰过生日时,车队里也来了不少人到家里帮忙操持。平日里的嘘寒问暖就更不用说了。车队,让孟斌找到了归属感。

为了能让孟斌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尽可能多的照顾母亲,车队特别将他排到了夜班岗位,每天下午5点半上班,夜里12点下班,这样白天他就有时间在家里照顾妈妈了。孟斌说,很多人都问他日子过得苦不苦、累不累,他觉得人生多一些历练,不是什么坏事。自己的经历与同龄人比确实多了一些,但很多朋友和同事都在关心他、帮助他,这些都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妈妈能健康长寿,只要妈妈快乐,自己就会很幸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刘琳 张林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