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35年之后,铁鸟胡同1号院的邻里情还能回来吗?

2017-05-24 11:03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5月24日讯,铁鸟胡同1号院,是宣武门外的一个普通大杂院。院里住着7户人家,和其他大杂院没什么两样,有吵闹也有欢乐。但在35年前,这个院子可不普通。

铁鸟胡同1号院的老姜、刘婶、老刘、姜婶(从左至右)

1982年,这个院子的故事上了报纸。居委会的一名年轻干部,以《小院新风》为题创作了一篇6格连环画,讲述了7户人家相互关心、亲如一家的邻里情谊,“小院吹遍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在那个传媒匮乏的年代,7户人家成了这一带的名人。

35年过去了,院里的住户搬走又搬来。还是7户人家,但当年故事中的老住户只剩2户了。“新邻居也没什么矛盾,就是没那么亲了。”在院子里,这2户人家的关系还是像当年的连环画中一样好,但和其他5户的关系就淡得多,虽然也搬来十几年了。

这2户人家的孩子们,都已经住进楼房,只剩下2对老夫妻住在这里。起初他们以为,是楼房阻断了邻里情。但还是在这个平房院里,邻里情也淡了。“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2对老夫妻觉得,可能真的是时代变了。

昨天

“一天,马家的儿子和儿媳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架来,儿媳一怒之下跑出了家门,急得婆婆团团转。大家帮助四处寻找,并劝他们又和好了。事后马大妈说:‘咱们院真像一家子。’”这是连环画《小院新风》第三幅的配文,刊登在1982年的报纸上。画面中,一个年轻女子抱着孩子,旁边的老少们正在劝她。

“那就是我,抱着的就是我儿子。”住在铁鸟胡同1号院北房的姜婶笑着说,马大妈就是她婆婆。35年前,他们两口子是胡同里的“姜哥”、“姜嫂”,现在已经成了老姜、姜婶了。

“这么多年,我们俩就吵了那么一回架,就上了报纸啦。”姜婶说,那天他们两口子逗着玩儿,逗着逗着,就逗急了,她就抱着孩子回了娘家。全院邻居都急了,都帮着找,其中就包括小刘。帮着从娘家把他们娘儿俩找回来的,就是小刘。

当年的小刘,现在已经55岁,成了老刘。姜哥大他10岁,两人从小在这个院子一起长大。他们的父辈,也从年轻时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姜家和刘家,是这个院子里住得最久的两家人。

回忆当年,老刘,连环画里画得还真不夸张。“那时候结婚不兴去饭馆办,都是在院里,”老刘说,自己家里地方不够,都摆满了,马大妈就直接把自己屋里的炕?了,腾出地方来摆了两桌。不仅是马大妈,另外的一户也把炕腾开,帮着给小刘的婚礼摆桌。

35年前的铁鸟胡同1号院,7户一共20多个人,就像一大家子人一样。老刘家买了台9寸黑白电视,那是这个院里的第一台电视。“我父亲把电视摆在桌子上,正对着门口,”老刘说,每天晚上,一个院子里的人都坐着小板凳,在门口看电视。“不进门,倒不是因为客气,屋里太热了。”

邻居都像家里人一样,这家做饭,就把孩子放到那家帮着照看;那家下班晚,就让孩子来这家吃。刘家出胡同买东西,门都不用锁,在院里喊一声,姜家就帮着看;小姜下了班,就来小刘家吃饭,吃完饭就支桌子下棋。相互之间不用客套。

老刘和老姜回忆,那时候院里年轻人都是准点下班,也没有加班,见面聊天的时间就多,也就熟悉得快。谁家孩子不听话了,邻居家的大爷大妈也都能说几句。“我有一次爬树翻墙,马大妈就骂我了,”老刘说,那已经是快40年前的事情了。

今天

从80年代末开始,院里搬走的人越来越多。走了老住户,搬来新住户,还没等熟悉起来,各家就买了彩电。等有了空调,邻居们的走动就更少了。“再也没人搬小板凳坐在院子中间吃饭了,吃完饭也没人上胡同里下棋、打牌、侃大山了。”

孩子们放学就回家,不再去街邻居家写作业,更不会留下吃饭、过夜。女人们也是各看各的电视,“她爱看电视剧,她爱看调解节目,相互不干扰。”

邻居情谊都还在,但每天不在一起吃一起聊了。在这个院子里,除了姜家和刘家,住得最久的就是李大哥家,他们也搬来快三十年了。老刘和老姜记得,李大哥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那时候叫汽车不方便,他们就帮着一起往医院里抬,到了医院还帮着照看着。

在老刘和老姜看来,那几乎是最后的邻里情了。比李大哥一家更晚搬来的,虽然人也都不错,但他们很难再有1982年那种亲近了。“出门上厕所,在院里碰见了能聊两句,但不会特意去人家里聊了,”老刘说。

老刘家在海南买了房子,每年冬天,两口子就会去海南住几个月,房子就托付给老姜帮着照看。去年冬天,老姜和姜婶在屋里坐着,听见刘家屋里有动静,可能进了人,就出屋去看。看见刘家屋里亮着灯,老姜就喊了一嗓子“谁啊?干嘛的!”屋里的人一回头,原来是老刘的儿子小刘。小刘出生在这个院,老姜是看着他长大的。

“不是这三十多年,而是这大半辈子,都是这么相互照应着过来的。”老姜说,以前,院子里7户人家家都能这么托付着,但到了现在,只剩下姜家和刘家还能有这个交情了。其他家的人也不错,只是不敢这么托付了。

现在,看见变天要下雨,姜婶还是会在院里喊一句“收衣服啊!”要是人家没在,姜婶就会帮着先摘下来。可做了饭,就不敢各家去送了。“那天我蒸了一锅发糕,发糕这东西,一蒸就是一大锅。要是在以前,我肯定端着各家去送了,”姜婶说,但现在不敢了,蒸多了就自己吃,剩下也不敢送了。

“时代不一样了啊,别说邻居,就是自己的孙子,也不敢随便喂东西吃,都得听儿子和儿媳妇的,谁知道各家的口味、各家的习惯,人家嫌不嫌呢?”

明天

这几年,院里的人更少了。原本的7户当中,常住的只有4户,其余3户的房子总是空着。“以前还有租房的,后来不让出租了,就空着了。”

姜家、刘家的儿子已经长大成家,都搬进了楼房,只有周末才回来看看。老刘的儿子小刘工作挺忙,下班回家之后还得对着电脑加班。在平房里,出来进去的人多,谁都会往屋里看看。屋门也不关着,小刘就会觉得乱。有时候下了班还需要工作,他就抱着电脑,去旁边胡同的一个同学家里。

现在,小刘住在姥姥家去,那是楼房。晚上7点下班到家,吃了饭就回屋对着电脑,然后睡觉,直到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上班。楼里的邻居,即使是对门也不认得。但到了周末,小刘还会回来住。进了胡同,就会“叔叔大爷”地叫个不停。

老姜已经有了小孙子,每到周末,老两口就会去儿子住的楼房里,帮着看孙子。到了楼房,他们也不认得那边的街坊。说起下一代,老姜和老刘说,孩子们大概是不会再住平房了。楼房里有太多比平房方便的地方,除了邻里情有点少。

前几年他们觉得,楼房里见面机会少,邻里情也少。可现在,还是这个平房院里,街坊们也没那么熟了。他们承认,可能时代真的变了。院子里的女人不再聊大天,而是躲在空调屋里,各玩各的手机。“要说聊几句,也是聊聊微信里看来的新鲜事儿。

55岁的老刘,已经是这个院乃至附近几个院里最年轻的居民了。“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平房,胡同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儿’(老居民)了。”在老姜、老刘、姜婶、刘婶看来,等他们这一辈人老去了,这个小院里的邻里情可能也就没了。

“现在,万事不求人。”姜婶说,对他们这一辈人来说,院里哪家的饭都吃过,但下一代人都是要外卖。看着每天胡同里穿梭来去的送餐员,姜婶就想,不会再有过去那种两口子回家晚了,就让孩子去街坊家吃饭的日子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嘉瑞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