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六神磊磊改讲唐诗了:但说的还是华山论剑的事儿

2017-05-24 14:52 编辑:TF000 来源:北京日报

“六神磊磊读金庸”看过吧。你以为六神磊磊只会讲金庸?这位网红帅哥讲唐诗一样好玩。这不,昨天(5月23日)磊磊老师应北京阅读季“名家进校园”之邀走进北京十三中学,讲了一堂好玩的唐诗课——

唐诗里面的华山论剑

大家要知道,在唐朝一个诗人想要红是很难很难的。因为唐朝的高手太多了,猛人太多了。

唐代的这些诗人之间的PK里面,特别是有几场比拼是最精彩的,是火星撞地球式的,是最牛的诗人之间的比拼。今天咱们就来聊几场唐诗里面的华山论剑。

第一场:鹳雀楼之战

山西的蒲州有个鹳雀楼。据说这个楼三层,当时算是高楼。这里风景特别美丽,面前是中条山,前面横着滚滚的黄河,特别壮观。

沈括的《梦溪笔谈》里面就说,唐朝的人是老喜欢跑在鹳雀楼上比拼,写诗,看谁的诗最牛。你一首我一首在上面写。大家知道唐朝是什么时候,是诗人一个比一个厉害的时候。你没有点底气是不敢跑到这种地方去写诗的,丢人现眼。

这一年有一位来到咱们的鹳雀楼开始写诗了,这个人叫李益。他来到鹳雀楼上,心潮澎湃,眺望着眼前漂亮的景色想写诗,挥毫泼墨写了一首诗,稍微有点长: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李益把这首诗写出来特别满意,越看越好。同时代的诗人也称赞:“李哥牛,你的诗太棒了!”这诗是一首名篇。可是远远不是咱们鹳雀楼上的冠军,甚至连前两名都排不进去。

接着有一年又有一位高手——畅当,也来到了我们的鹳雀楼上,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又一首名篇横空出世了: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这首诗是“迥临飞鸟上”,我的楼比鸟还高,“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天好像张开了怀抱,包围着平野。“河流入断山”。咱们看这首诗虽然这么短,但是气势是相当澎湃和壮美。畅当看着自己的诗非常满意,成百上千的后代诗人们也觉得把鹳雀楼写绝了。

可是畅当还不是鹳雀楼上华山论剑的冠军,因为这是唐朝,高手辈出的唐朝。

曾经有一年有一个人来到鹳雀楼写下一首诗,完爆了畅当的这首,这个人是王之涣。鹳雀楼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北周时代就建成了,无数的诗人登上过这里,他们在上面写过无数的名言,王之涣一首一首地读着。这些诗里面很多都是才华横溢,霸气侧漏。王之涣如果要超越这些诗,必须再提升自己的境界,爆破自己的宇宙,写出千古一诗。王之涣做到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每个字我们都认识,可是我们的大诗人用最简单的字拼出了一首最壮美的诗。想象一下这样的风景:白日依山,黄河入海,一片苍茫,一片壮阔。但是比这个风景更壮阔的是诗人的心胸。他要穷千里目,他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他要看到更大的风景……这就是大唐的气势,这就是我们大唐诗人的胸襟。这就是鹳雀楼大战的冠军,王之涣。

第二场:旗亭之战

王之涣这么牛,那么唐朝所有人都服气吗?并不是。于是第二战开始了,我们把它叫旗亭之战。

王之涣是大猛人,猛人的朋友往往都是猛人。猛人王之涣的两个朋友都是猛人,首先绝句猛人王昌龄。一说到七言绝句,后人评价说,唐朝七言绝句里的大师就是李白、王昌龄,“天生太白、王昌龄以绝句之席”。

王之涣的另一位猛人朋友,边塞猛人高适。杜甫评价高适:“独步诗名在”。

这两个人全部不服王之涣。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的王之涣老师有一项技能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这一天他们三个人到一个酒楼上喝酒,天下着小雪,喝酒很舒服。各自酝酿着坏点子,想搞对方。忽然间,上来一群美丽的女孩子,她们是歌女。她们唱的是什么,就是唐诗,就像我们今天唱流行歌曲一样。王昌龄说,咱们三个人谁最牛,一直没有定论,今天我们三个人都别声张,低调一点,看这些歌女们唱谁的诗唱得最多,谁就是大哥。

第一位歌女开口了,唱的是:

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微笑着在墙上划了一下,说我已经有一首了,不怀好意地一笑。

那些歌女又开始唱了:

开箧泪沾襦,见君前日书。

夜台空寂寞,犹见紫云车。

我们的边塞猛人高适微笑起来了,伸出了手指在墙上划下一道,我有一首了。

歌女们又唱: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划了一道。

他们狞笑着看着王之涣:请问你现在什么心情呢?王之涣镇定面带微笑,说,你们刚才那几位歌女,都是这里面颜值比较低的,气质比较差的,这样他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位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承认我是loser。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得认我当老大。那两个人答应了,于是现场一片寂静。只见最美丽的歌女开始唱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现场一片寂静,死一样的寂静。

这首诗后来被称之为绝句之最,就是最棒的绝句。这两战都是我们的王之涣先生光荣地赢得了胜利。

第三场:彩楼之战

唐朝跟我们现在歌坛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明星。彩楼之战这个时候,江湖上有一个最著名的男子天团组合,不是李白杜甫了,是“沈宋”。有学者说中国的公元八世纪是沈宋的世纪,这两个人我们不熟悉,但是他们真的厉害。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两人必须爆发出一场决战,这一战就是彩楼之战。作战的时间是晦日,这是唐朝当时过的一个节日,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

皇上当时也过这个节日,到水边上江面上划划船。这一年唐朝的中宗皇帝,带着他最好的一群诗人,来到长安郊区的昆明池,去PK。中宗说你们都是才子,但是谁最厉害,今天我们决一胜负。他在现场修起了一座装饰非常漂亮得彩楼——这就是决战的地点。评委请的是谁呢,上官婉儿。她拿着所有人的卷子,坐在彩楼上批改。淘汰哪一张就丢下一张,瞬间彩楼面前纸片如雪花飞舞。无数的诗人看着自己的卷子被扔下来,灰头土脸,满面痛苦。

最后上官婉儿手上还剩下两张卷子。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卷子。上官婉儿拿了两个卷子犹豫不定。忽然终于下定了决心。只见她素手一扬,扔下了一张,大家去看,是沈佺期的。这意味着宋之问赢得了胜利。沈佺期不服,凭什么?我不干!上官婉儿说,你们这两首诗精彩程度相当,功力相当,可是你的结尾两句写得不如宋之问好。

沈佺期结尾这两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这么没本事的人,我没什么本事,我今天能看见这么有本事的同事,我很开心。)很谦虚,但是挺没劲。

宋之问的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明显好一截,且含有深意:我不担心今晚的月光会暗淡,因为必然有明珠照亮我们大唐的夜空。

所以上官婉儿把冠军给了他,就是因为这个结尾。沈佺期说不服,被人拖走了。

我们的冠军宋之问先生牛哄哄,有一次去了杭州灵隐寺。一天晚上他要写诗,憋了半天,憋出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大家喜欢吗?不喜欢是吧,什么鬼,字也不认识。

写完这两句话之后,宋之问就写不下去了,没有灵感了,来回踱步,来回念叨这两句。忽然旁边一个扫地的老和尚抬起头来,淡淡地说了一句:您怎么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大吃一惊,我的天哪,请问大师你是何方神圣?老头淡淡一笑就走了。

第二天,宋之问再次想拜访这个老僧,可是已经人去楼空了,连铺盖卷都没有了。别人告诉他,这个人可能就是骆宾王啊。

骆宾王比宋之问早。骆宾王当年是当朝第一个男子偶像天坛组合叫初唐四杰。四杰出来一个人就把沈宋干下去了。

最后一战:白刘之战

时间流失得很快,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距离宋之问、骆宾王的时代过去了一百年,江湖上这些的诗人们有的过气了,有的死掉了,有的埋没了,成为传说。江湖上又崛起了一位大诗人,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仪表堂堂,双耳垂肩,两手过膝。同学们说你穿越了吗,那不是刘备弄到这了,《三国演义》看多了吧!这个双耳垂肩,两手过膝,这个是假的。但是前面都是真的——这个人就是刘禹锡,号称自己也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然是号称的,我也考证不了。

刘禹锡一出江湖就震动一时,他有三大绝招:乐府、民歌、怀古。三板斧走江湖,其他诗人纷纷被他砍于马下。当时江湖上本来能和刘禹锡相提并论、并驾齐驱的其实是柳宗元,他们两个人并称叫刘柳。

他俩同一年高考,同一年上大学,同一年科举。可是柳宗元虽然有才,但是精力没放在写诗上,写散文,写作文去了,天天沉迷于写作文,还搞哲学。

有人送刘禹锡外号,“诗豪”,诗中的豪杰。刘禹锡风头这么劲,有人看不惯了。刘禹锡的一生的敌手是白居易。

白居易少年时也曾游历京城,带着自己的作文、自己的诗,去找当时的大V——大作家们,求点评,求指教。

他找到了大作家顾况,把自己的一篇诗给顾老师看。那时候白居易还小,顾老师调侃白居易:你一个小屁孩,首都长安的房子这么贵,你来干吗啊,来北漂。

可是,当顾况看了白居易的诗的前四句之后就惊呆了: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呆住了,热泪盈眶,紧紧地握着白居易的手说: “帝都欢迎你”。

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个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是同一年出生的。白居易向刘禹锡发动进攻猛到什么地步呢?一次性用多少首砸他呢?一百首。一百首像板砖一样砸过去,有什么证据呢?因为刘禹锡有一篇答复白居易进攻的诗,题目就叫《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太可怕了,那个时代诗人太能玩了,一百篇砸过来,那刘禹锡也是无数篇诗砸过去。

他们干了多少回合,138回合。战况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刘禹锡心想我只有拿出我压箱底的绝招必杀大计——怀古诗把你破掉。这就是他们两个人战况的高峰,高潮部分叫金陵怀古之战。

这一天当时四大诗人约在一起,要比赛诗歌了。四大诗人就是白居易、刘禹锡、元稹、韦楚客。比赛的题目是写一首诗,缅怀五百多年前三国结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三国是怎么开始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国怎么结束的呢?王濬水师下金陵灭东吴,东吴在江上用大铁索把江拦起来,特别铸的大铁索,让你的战船不能通过。王濬就用火攻,传说居然把铁索烧断了,巨大的铁索都沉在江底下。东吴一看实在是大势已去,不能挽回,东吴最后的末代皇帝出来投降。这个题目很多人都写过,不好写。

拿到这个题目之后,白居易、元稹、韦楚客都陷入了思索中。而刘禹锡呢,站起来耍帅装酷给自己倒了杯酒,慢慢喝。说明他心里有底。果然刘禹锡喝完手中之酒,拿起笔来挥毫泼墨,交出了他的作品。我们来看这首诗,就是千古名篇《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居易、元稹等他三位感觉收到了五百点的爆击,他们看着这首诗没有说话,久久才抬起头对刘禹锡说,我叫你哥行吗。这就是金陵怀古之战,以刘禹锡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于是问题就来了,白居易服气吗?他一直在等待着反扑的机会。这一年刘禹锡碰到了一个人——泰娘。泰娘是干什么的呢,弹琵琶的。原来这个泰娘据说在洛阳家里非常得好,过得也很舒适。可是后来她的主人死去了,家道中落了,泰娘流落江湖,无依无靠,就靠弹琵琶为生。身世非常坎坷。刘禹锡遇见了泰娘之后非常感动给她写了一首很长的《泰娘歌》,266个字,非常感人。大家感受一下:“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怨风雨夕。珠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这首诗非常有影响力,这是唐朝唱片叙事诗的代表。

白居易也读到了这首诗,默默地看着,没有说话。几年过去了,白居易都没有出手。终于有一年深秋,在江西九江附近浔阳江头,白居易也遇见了一个歌女,也是一个弹琵琶的,身世和泰娘一样的坎坷。白居易非常感动,给她写了一首更长的诗,616个字,这首诗就是历史上的丰碑《琵琶行》,唐诗长篇叙事诗史上难以逾越的丰碑。《泰娘歌》对不起了,没人知道了。

刘禹锡白居易,两个人你攻我守,你来我往。两个人慢慢地都老了。这一年,刘禹锡去世了。白居易哭了。古稀之年的白居易眼泪饱含着泪水坐了下来,拿起笔给刘禹锡写了一首诗,这是我们今天聊的最后一首诗,这首诗很简单,很好懂。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就说我们两个人联系很紧密。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用的一个故事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我跟你就好像刘备和曹操。刘禹锡我懂你,你的文章我懂。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你虽然去了,我相信你的灵魂是不灭的,我希望你的灵魂能跟我们共同的朋友,元稹、韦楚客在地下继续写诗吟唱。这是白居易真正的心声,虽然他用一百首诗砸刘禹锡,可是刘禹锡走了之后,他真是寂寞了。白居易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黄家驹有一首歌的歌词:“前面是哪方,谁伴我闯荡。寻梦像扑火,谁共我疯狂。沉默去迎失望,几多心中创伤。谁愿夜探访,留在我身旁。”

这就是唐朝,才子遍地,英雄辈出,互相比拼,但又惺惺相惜。这就是唐诗,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无敌的诗人。

 

来源:北京日报/赵婷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