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平心而论:“舌尖上的谣言”为何屡禁不止?

2017-05-25 13:3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民以食为天,人们关注食品安全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舌尖上的谣言”不能信更不能传,这个道理,不知有多少人真想明白了。本月初,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通气会,就有效治理网络食品谣言展开座谈,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谣言无处遁形。

有的谣言传播者利益诉求明显,经济敲诈、舆论商战、眼球博弈等动机诸多。

经济日报5月24日提醒,又有一条食品安全谣言在朋友圈传疯了。这回的主角,是肉松。某“生活圈”曝出一段小视频,里面有女性将肉松面包上覆盖的肉松撕扯下来,在一碗水中揉洗,几秒钟后水就变成黄色,然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该女子居然从水中捞出了一团湿淋淋的棉花!然后,该女子又用打火机将棉花点燃来证实这些确实是棉花。临了,有声音传过来:不要再买了,不要害小孩了。当然,这实验用的肉松蛋糕,特别显示了,是某地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肉松蛋糕。当地食药监局立即组织了调查组奔赴企业现场进行调查。通过现场检查,未发现该企业有任何采购使用棉花的迹象,该企业肉松主要为本厂使用鸡肉生产,肉松生产工艺无异常。在媒体现场监督下,调查组模拟视频将肉松进行了水洗,经水洗后肉松的确为白色絮状,可以点燃,但品尝为鸡肉味,且燃烧时散发出肉烧焦的臭味,与棉花有本质区别,棉花成分为纤维素,无法下咽,燃烧应无臭味。通过现场检查,基本排除了肉松面包是棉花的可能。

相信不少读者看到这里,已经会心地笑了。大多数人经历了塑料袋紫菜、塑料粉丝、塑料大米、人造鸡蛋等等谣言的洗礼,估计对棉花肉松已经产生了“免疫”反应。但是,仍然有一些“免疫力不足”的人还在大惊小怪,而且,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把它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里,当了谣言的“帮凶”。

综合多家媒体的分析,如今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谣言占比竟高达45%。“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嫩肉粉会腐蚀胃”、“香蕉泡药”、“面条洗出胶”、“茶叶上全是农药,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但是,这些看着就带着谎言气息的消息,真的让一些人“中了毒”。这其中,老年人的比例最高。

在一项对150多人的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他们曾遇到过身边人转发食品安全的内容。而且,不少谣言虽然早已被辟谣,却依旧被反复传播。专家分析,中老年人更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健康问题,而转发这些内容的人则是出于一种求关注、求交流的心态。另外,大多食品安全的谣言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源和全貌,假借权威机构的名义,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而一部分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欠缺。他们认为,“微信里的东西就像电视里播出的东西,不会是假的”。再有,很多父母转发这类消息是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保护,出于对家人的关心,觉得自己要尽到提醒的义务。

在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何才能斩断谣言的传播链呢?首先是要对谣言的来源进行排查。专家称,“有的谣言传播者利益诉求明显,经济敲诈、舆论商战、眼球博弈等动机诸多。”比如早前对紫菜的谣言,比如这次“指名道姓”要人们不要去买某种食品。还有的人纯粹属于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只有通过严格管控,重拳出击,加大造谣者的违法成本,才能尽量减少谣言滋生的机会。另外,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对预防出于“善意”的传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让无意中受骗、传谣的人们尽快对谣言产生免疫?这里,“见多识广”的招数比较管用。年轻人不要一味抱怨父母“大清早就转发谣言和鸡汤”,而应该把相关权威发布多多转给他们看,比如食药监总局网站的“科普知识”专栏和“辟谣平台”上的内容,甚至可以劝说他们也订阅这样的公众号,多看多听多辨别,及时消除他们的误解和恐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堵住监管漏洞,铲除问题食品存在的土壤,增强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只有这样,“舌尖上的谣言”,才能在真相面前迅速遁形。

 

来源:北京晚报 侯江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