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河北非遗集体亮相吸粉 燕赵手工之美惊艳到你了吗

2017-06-05 10:33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6月5日讯,在河北廊坊举办的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燕赵文化展示主题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领略燕赵文化魅力。衡水内画、蔚县剪纸、唐山皮影、定兴京绣、永清扎刻……这些承载着燕赵记忆的手工绝活儿惊艳了观众。

方士英石影雕作品

石头上“作画” 石影雕成吸睛利器

书博会河北展馆的展位上,一个中年女人手持钢锥在坚硬的岩石上创作,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一的小点,随着不断凿击,石板上的人像愈发细腻逼真,清晰生动犹如摄影作品。“太像了!”“简直就是照片嘛!”围观的人惊叹不已,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被吸引过来。

创作告一段落,“作画”的女人起身活动舒展,跟参观者交流,介绍她的作品——石影雕。

石影雕是河北省吴桥县的传统民间艺术,她是第五代传承人方士英。

顾名思义,石影雕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经过千万次不同力度、不同方位的敲凿,黑色石材表面出现一个个或白或灰的点,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通过点的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及疏密各异,体现明暗及层次结构,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画面。

方士英从山东德州嫁到了河北沧州吴桥,对这种在石头上“作画”的艺术着了迷。从小就喜欢绘画的她对雕刻人物像很有天分,学了半年多就做出了七八幅不错的作品。从河北到天津,再到北京,渐渐闯出了名气。

从一个农村妇女、一个手艺人到工艺美术家,方士英步步艰辛。

2013年,她正式成为非遗传承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她将摄影光学效果与绘画笔触技法相结合,突出石影雕作品的“神似”与立体感,人物肖像等作品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

石影雕一幅作品需要数万次的凿击,稍大一点的作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很多工厂用机器生产石影雕作品。方士英坚持创作的同时收徒授艺,因为机器雕刻的作品完全失去了手工的神韵和灵气,她要让自己热爱的这个宝贵的民间技艺流传下去。

指尖上的河北文化 衡水内画展方寸乾坤

衡水内画方寸藏乾坤
“刻”出来的蔚县剪纸

河北展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还精选了极具河北文化特色的衡水内画、蔚县剪纸、定兴京绣、永清扎刻、定州缂丝、大厂花丝镶嵌、丰宁腾氏布糊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创产品进行集中展示。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名为剪纸却不是“剪”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大不过把握、小则如拇指的透明水晶壶里,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精美画面,依附在晶莹剔透的壶体上,笔触细如毫发——中国的内画艺术源远流长,分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其中“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独树一帜。一壶一世界,方寸藏乾坤,冀派内画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文玩爱好者更是流连忘返。

与诸多历史久远的传统技艺相比,滕氏布糊画是上世纪90年代诞生并迅速“走红”的新画种。它由承德丰宁人滕腾老先生发明,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技巧,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有油画的立体感,又不失中国画的特点,有工笔重彩的观感,更突出布糊画的风格。滕腾先生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众多作品被海内外收藏。

承载文化记忆 民间老手艺吸引新观众

昔日里,一个木挑箱,搭个台子,边动边唱,皮影戏引得万人空巷,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如今,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一代来说,则是难得一见的老行当。

在唐山分会场的非遗展览中,唐山皮影人气颇高。唐山皮影发源于唐山市滦县(原滦州)、乐亭一带,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明万历年间,滦州皮影创始人黄素志改良创造,采用驴皮刻制影人、道具,故又有“驴皮影”之称。唐山皮影的影人造型古朴典雅,俏丽端庄,雕刻精细,影像逼真。唐山皮影培育了众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专业、业余班社云集冀东大地。

这次展览既有皮影展出,也有鲜活的皮影戏表演。皮影戏传统内容大多取材于明清小说及传统故事,另外一些神话传记、寓言故事,也常常作为皮影的表现内容,比如这一次老皮影人带来的《鹤与龟》《三打白骨精》《乌鸦与麻雀》等剧目。影台前聚集了年轻的父母和小朋友,小观众们被这些故事和活灵活现的表演深深吸引,笑声不断。

精彩不间断 京津冀三地联展要来了

河北作为京畿之地,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即将举办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记者日前获悉,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于6月9日至12日在廊坊举办,共计217项非遗项目参展,其中,京津两地各25项,河北省167项。

本届展会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旨在贯彻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动精选京、津、冀三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三地各具特色又关联互通的民俗风情和非遗保护成果。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