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道

今天该怎样看高考? 恢复高考被喻为“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2017-06-06 17:59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日报公道

2017年6月6日讯,我们即将迎来又一年度的高考,届时数百万学子将走上考场,为自己12年的寒窗生涯画上一个句号。恰逢恢复高考40周年的时间节点,也让今年的高考季多了一些怀旧味。许多回顾高考恢复历程、讲述个人高考经历和命运变迁的报道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引发了一波人的感叹。古语云“四十而不惑”。在高考制度迈入不惑之年之际,公道君(ID:bjrbplb)想和大家一起探讨高考之于今天的时代价值。

提及高考,命运是出现最为频繁的字眼。的确,1977年恢复的高考被喻为“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对那个时代意义重大。

于个体而言,高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人生节点,翻过这一页,人生便进入了另外一个通道。1977年的冬天,500多万年龄介于18-30岁的青年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从此,一大批人通过高考上大学,开启了人生新篇章,比如刘震云等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行家里手,很多都是凭借高考“跳龙门”。

于国家而言,恢复高考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它重拾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传统,为中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通过让高等教育回归秩序,学者重焕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中,学生勤学苦思、奋发图强,大学再次成为培育英才、潜心治学的家园。而那些参加高考走进大学的人,日后则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于社会而言,高考也提供了一条普遍的上升通道,极大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社会流动性,有学者称之为 “无声的革命”。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社会流动渠道日益多元,人们选择也是多种多样,再教育、创业、出国等等途径,都为人们提供了多样上升通道。高考似乎也不再像几十年前那般具有改变命运的魔力。再加之,近些年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语境下,更多人似乎越来越来关注高考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对高考之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价值提出了质疑。

客观来说,一个制度走过了四十年,当它形成一种既定模式之后,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制度演进的客观规律。任何一种制度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只要能有效合理分配资源,带给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制度运行的边际成本,就是有效的制度。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以学习成绩、个人实力为选拔标准的高考,给所有努力的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和机会,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或许它不是最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却一定是目前分配教育资源最公平有效的办法。

有社会学家曾如是说:“恢复高考40年最大的社会意义就是抵制了‘走后门’。”诚如斯言。任何制度的有效运转,都根植于本土文化、社会环境、国民性格等基础条件,盲目的制度迁移只会导致“水土不服”。或许有些人羡慕西方国家申请式的高等教育选拔方式,不用“一考定音”。可要看到,在契约精神尚不完备的当下,如果不用高考的分数去衡量,就会有无数的办法“找关系”、“走后门”,使得无法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另一面,这种公平竞争的激励制度,也对世道人心,对崇尚规则、追求公平的社会心态的涵养产生深远影响,社会意义重大。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地区、城乡等内部不平衡,高考某种程度上更是弥合差距的有效途径。经济欠发达、偏远农村地区的家庭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为孩子开拓其他上升途径,考大学依然是其门槛最低的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经济富裕地区或家庭相对有实力进行多元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始终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探索一路前行。

当然,公平的流动渠道也是一个社会话题。寄希望于高考制度来完全解决也不现实。这些原本属于社会的问题,还需构建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开放程度,保障个体的平等权利和尊严等全方位措施来改变和解决。与此同时,让高考卸下负担,回归到它本身的角色,让教育回归到自我完善和成长的原本功能,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最终出发点。(范荣)

(原标题:【聊天】“不惑之年”再回首,今天我们该怎样看高考?)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公道”,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京日报公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