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复兴号”首发:小平同志,今日中国高铁如您所愿

2017-06-26 22:42 编辑:TF008 来源:公道

各位旅客请注意!各位旅客请注意!“复兴号”来了,快上车!6月25日,中国高铁家族迎来了新成员。“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高铁早已是中国名片,有多厉害大家也有目共睹。这次登场的“复兴号”又有啥过人之处?

“复兴号”的优良品质还有不少,公道君(ID:bjrbplb)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你不妨买上一张票,亲身体验一次。总体说来就一句话:登上“复兴号”,翻开中国高铁创业史崭新的一页!

当人们为之欣喜雀跃的时候,公道君想起了一段往事。

1978年10月

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抵达东京访问。根据安排,小平同志10月26日要从日本东京去京都。东京到京都的距离大约是370公里,比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稍远一点。坐飞机吧,太近了;坐汽车吧,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很不舒服。于是,日方极力向中方推荐乘坐新干线。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方想在小平同志面前显摆一下。

在邓小平乘坐的“光—81号”新干线列车上,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邓小平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合适了,坐这个车。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于是,随着邓小平乘坐新干线的画面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播出,一种被称为“子弹头”的、科幻一样的火车开始为中国人所熟知。

邓小平这次日本访问,“意外”地成了高铁概念在中国的一次大普及。日本高铁是很牛,中国人不服输。尤其是时值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祖国大地,有志气的中国人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铁路人也不例外。

就在邓小平访问回国不久,中国铁路人决定进行一次高速试验。试验路段选在了线路条件相对较好的京广铁路石家庄至保定段。说是“相对较好”,其实也很寒酸,不但经常有家禽家畜溜达,还有不少农民开着拖拉机穿行。为了保证冲高试验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北京铁路局也拿出了压箱底的家伙事。牵引机车由当年从联邦德国进口的NY型内燃机车担当,5辆客车则都是国内生产的。

试验正式开始。在火车头司机室里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司机,第二个人是卫生员,随时测量司机的脉搏与血压,第三个人是速度报告员,随时报告列车的速度。后面5节车厢也坐了大约100多人,他们要忠实记录火车经过线路第几号弯道、车站第几号道岔时候的感觉,主要选项有三个:没有摇晃,有摇晃但是比较轻微,摇晃得很厉害。

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在充满了浓厚的手工特色的氛围中,这次冲高试验获得巨大成功,最高时速165公里。中国铁路的一项崭新纪录诞生了!

中国就是这样开启了高铁的追赶之路。回过头来看,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中国高铁?公道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立足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在高铁上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径。毋庸讳言,舆论场中不乏对这种创新方式的质疑之声。但在公道君看来,我们的创新观不能太狭隘。从0到1的元创新固然可贵,但从1到N的微创新也不容小觑。如果微创新持续发力,如同小步快跑,假以时日也许就能实现跨越。同时,船小好调头,在市场反馈迅速的今天,微创新也有比较充分的试错空间。事实证明,这条路确实走得通,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永不满足,保持进取的决心意志。

“弯道超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争取时间优势的同时,也留下了兼容性难题。有技术人员坦言,从海外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造出高铁并投入使用,使经济社会能尽快受益。但是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和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一次完全自力更生、基于需求的正向设计。打造“纯中国血统”的高铁由此被提上议程。

三是协力攻坚,发扬制度的巨大优势。

事非经过不知难。自主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注定与失败同行。好在我们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与优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最大限度调配资源力量。就拿“复兴号”的诞生来说,就有一部“试错史”。

2015年4月21日,由铁科院牵头对来自中车长客与中车四方的两个标动车型进行了首次互联互通试验台测试。然而,16节车厢连接后,司机室的操作界面上只能显示其中一家的8节车厢,另一家的8节不见了。经过反复排查,原来是通讯协议中的“接头地点”搞错了,导致“第一次牵手”失败。一周后故障解决,模拟实验开始。

2015年7月17日,标动启动互联互通试验,196个信号大部分都连接正常,只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开门指令发出后,“CR400AF”的左门开了,“CR400BF”的右门开了。大家连夜校线,问题迎刃而解。在7月17日到30日的静态及低速行驶试验中,一共排查出83个互联互通问题;8月20日到22日,两种车型连挂跑到了160公里。
……

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起一股强劲动力,让“复兴号”在大地上疾驰。

抚今追昔,尤其令人感慨。正如有网友所言:小平同志,今日中国高铁,如您所愿。而这仅仅是中国创新、中国制造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的国人不仅有志气更有实力,去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定意义上,我们或许应该感谢过去那些“被显摆”“丢面子”的时刻,正是它们激发了我们的奋进力量。我们也坚信,保持住这股不服输的精气神,中国定能奔向更光明的远方!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公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