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果展今起国博开展

2017-06-27 12:11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6月27日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40余件(套)展品、230多张照片为观众讲述多姿的香港风貌和未来蓝图。据悉,展览今起至7月16日面向观众免费开放。

展览今起至7月16日面向观众免费开放。阎彤 摄

小小邮票 尽显主权

一套香港邮政发行的“香港九七回归纪念邮票”上“中国香港”的字样提醒着人们,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四个字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和中国香港特区的成立,中央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发行一套纪念邮品。但1997年7月1日之前,特区政府还没有成立,所以准备工作需要英方的合作。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磋商过程当中遇到一个严重的争议:作为中方代表,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提出邮票票面的中英文字样应该采用“中国香港”,而不是港英时期的“香港HK”,他强调一定要加上“中国”两个字,毕竟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必须要体现国家主权。而英方当时坚持要用原来的字样,理由是要尊重港人的习惯,选择中性的表述等。

双方都坚持己见,当时陈佐洱表示,邮票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名片,纵观世界各国邮票发展历史,任何一枚邮票上面都明确地标注国名,以体现主权,所以香港回归以后标明“中国香港”是天经地义的。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将来香港特区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陈佐洱指出,邮票上标“中国香港”,既能够体现中国的国家主权,又体现“一国两制”的国策特色。这些理由充分且有理有据,中英双方就此事进行第三轮谈判时,英方最终接受了中方意见。

非常时期 火速供给

一张照片,讲述一段往事。展览上一张“非典”期间的照片,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

照片讲述的是“非典”期间,在香港出入境管制站,两位戴着手套、口罩,“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在监测旅客体温。这是当时对抗“非典”的措施之一。

2003年香港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即“非典”)之时,北京、广州也是重灾区,但当特区政府向中央开出物资清单时,有关部委动用外汇不惜到全世界购买香港需要的口罩、眼罩等,一周之内全部照单完成,免费运送到香港。

国务院港澳办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回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全球搜罗医用防护眼罩,这种眼罩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一个月只生产1万个,香港特区就要5000个。还有防护衣,香港的防护衣拉链在后面,就因为这个细微的差别,我们专门找了几家工厂日夜赶工改制。最后交付物品时,装了满满3辆卡车,董建华先生在深港交界处一再感谢中央政府的支持”。

一面锦旗 风雨同舟

展览中一面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赠予香港搜救队的致谢锦旗,勾起人们一段沉重而又温暖的回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特区政府就迅速派出由消防处特别救援队的消防员及救护员组成的搜救队伍,即时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搜救工作。

香港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地震后短短数天,各界募得的捐款已经逼近10亿元。志愿机构与政府派出的救援队伍也陆续赶赴四川灾区参与救援。全港一天之内举行过百个大小不同的赈灾活动。

在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中,特区政府于2008年7月、2009年2月和7月先后三次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拨款共90亿港元,注入特区“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共援建183个项目。而作为答谢,“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基地免费开放给香港市民参观。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