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健康

康师傅携手“食安大赛” 破除肆虐朋友圈的食品安全谣言

2017-07-04 10:27 编辑:TF008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 方便面对肾脏有负担!紫菜是塑料做的!海鲜和柠檬汁同时吃会中毒……”更有甚者称“桃子和西瓜同时吃会中毒!”不少人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会经常看到诸如此类的内容。康师傅携手“食安大赛”,以“动员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出发点,就食品安全进行科普,破除食品安全谣言。

食品方面的谣言可能是朋友圈里占比最高的谣言。有数据显示:网络中食品类谣言占比高达45%,泛滥的谣言对企业声誉和业绩造成极大伤害,更重要的是损害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

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很重要,但多学习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火眼金睛”辨别谣言同样重要!

大赛成果展区互动

在2017•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成果展现场,大学生热火朝天地参与到了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的互动之中。“食品保质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米面生虫最好的除虫方法是什么?”、“方便面的含盐量一般是多少克?”知道答案的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还有更多同学在向组委会咨询参加食安大赛的具体事宜。

同学们在体验科普机器人知识问答

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

在康师傅展台,学生们参与地不亦乐乎:康师傅工厂远程实时监控屏、方便面工厂V、“速8拼图”——一瓶水的八道净化工序互动游戏,都吸引了不少了大学生扫码体验,了解到康师傅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果。

“作为消费者,我们对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关注。”参观康师傅的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展台时,学生们纷纷表示,“肯定会选择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的品牌,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就是对我们消费者负责。”

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全新起航

7月1日,“2017•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上正式启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海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张振威、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长贾先德共同为大赛点亮“食安之光”,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全新起航。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海峰司长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企业负起主体责任,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公众提高食品安全的科学素养,能够正确客观和理性地看待。”

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

“做好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积极推动和参与高校的科普公益活动,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素养、建设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张振威

“今年的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大赛颇具亮点,我们将坚持不懈实施好‘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力量和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长贾先德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发动了数百万高校学子,播散食安科普的火种,不仅将枯燥的食安知识转换成有趣的视觉作品,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社交平台将这些科学的知识传播出去,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丰硕的成果令人欣喜。”

关于“全国食安大赛”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 在前两届大赛(2015/2016年)中,共计开展了102场高校食安总动员活动。

2. 两届大赛有超过两万在校生提交5500余参赛作品,超过70万人咨询参赛事宜。

3. 参赛作品涵盖原创数图、海报、漫画、H5、微视频等;此外还包括原创食安宣传标语、漫画、金点子、文章、改编神曲、吐槽……

4. 高校社团自发建立的食品安全微信群,在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微博等校园媒体中进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传播、分享和扩散。

参展观众参加食安知识社区竞赛答题

5. 前两届大赛共有超过百万大学生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覆盖影响面超过千万人。

6. 今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携手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第三届“食安大赛”。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70余所高校社团作为活动重要的策划、参与、传播和推广力量,科普“主力军”。

8. 来自各大高校社团的学生代表志愿组建成立“全国食品安全科普创新高校社团联盟”。

同学们参加食安知识社团竞赛答

9. 今年6月面向全国开启有奖线上答题,题库包括米面、粮油、冷冻食品、蛋制品、禽肉、海鲜、食品安全知识等。采取通关模式,海量题目……目前已有约6万人次参与答题。

10. 今年将开展“食安控达人赛”、全国高校食安总动员、知识巡展等活动,推动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大学校园,向社会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马旷 胡睿哲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