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公园割芦苇毁鸟巢引发争议 保护鸟巢与防汛如何做能两全其美?

2017-07-04 12:26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7月4日讯,近日,网上一则“圆明园割芦苇毁鸟巢”的微博,引来众多爱鸟人士的关注。在图片中,被割掉的芦苇散落一地,已经被晒干,中间有被破坏的鸟巢。有消息称,割芦苇是为了防止雨季芦苇疯长带来排水隐患,目前园内已全面暂停打草工作。当保护鸟巢与防汛任务相遇,到底哪个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资料图 芦苇荡(与本文内容无关)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岸边芦苇被清除小鸟没家了

观鸟爱好者李师傅几乎每天都会去圆明园拍照,他也是最先发现圆明园割芦苇破坏鸟巢的人。李师傅告诉记者,大约十来天前,圆明园内就有工人开始清理水塘边的芦苇,这种事情去年夏天也曾发生过。因为经常在园子里拍照,李师傅知道有很多鸟儿会因为清理芦苇丛失去家园,就试图劝阻作业工人,但工人表示这是园方交待的工作,他们只负责执行。随后,曲院风荷附近的两个池塘东侧岸边芦苇全部都被清除。李师傅在散落岸边的芦苇中发现了大苇莺的鸟巢,鸟巢中还有鸟蛋,“发现的鸟巢有两个,但没发现的肯定还有更多”。

记者跟随李师傅来到发现被毁鸟巢的池塘边,只见池塘东侧的芦苇已经全被清理走,只剩下规整的河岸和芦苇的些许残根。而在池塘西侧还有茂盛的芦苇,大约2米多高,半米厚,不时传来小鸟的叫声。李师傅告诉记者,原来池塘东侧的芦苇也差不多这么高,里边也有小鸟。现在这个季节黑眉苇莺、大苇莺、小苇莺都住芦苇丛中,很多鸟儿还在孵蛋育雏,芦苇一割,这些小鸟的家就没了,特别可怜。

园内割芦苇行为已暂停

6月26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布了题为“圆明园割芦苇毁鸟巢”的微博并配发相关图片,表示此时正值部分鸟类繁殖季节,园方粗暴地割掉芦苇,而芦苇上有大量的鸟巢,是“杀戮”行为。图片中被毁掉的鸟巢属于大苇莺,这种鸟儿每年5月至7月是繁殖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低危。一时间,引得众多观鸟爱好者义愤填膺。在随后的一条微博回复中,“自然之友”发布了一位志愿者了解到的割芦苇缘由,表示是为了防止雨季芦苇疯长带来排水隐患。因为此事,圆明园全园的打草都已经暂停。

除了防汛说,还有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园方割芦苇是为了荷花观赏,而且每年的打草工作都是外包给不同的公司,所以才会出现去年割芦苇毁坏鸟巢今年继续又发生的情况。

关于割芦苇的原因以及微博中提到的情况,记者向圆明园相关负责人进行求证,但园方表示暂时不做回应。不过,记者在园中看到,目前割芦苇等打草行为确实已经处于暂停状态。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圆明园就因野生鸟类资源丰富、社会认知度较高,入选北京市首批“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去年6月份,园内就因为割芦苇打扰了大苇莺鸟巢被媒体报道过。

可错开鸟儿繁殖育雏期

作为资深观鸟人士,李师傅建议,如果园方出于管理需要割掉芦苇,建议改到7月底再进行,在清理芦苇的过程中,可以先派工人查看一下芦苇丛中的情况,避开鸟窝所在地;如果是为了观赏荷花,那么建议不要将芦苇全部割掉,可留出观赏口,芦苇本身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给鸟儿留下栖息地。

另一位园林专家则表示,出于防汛考虑可提前到年前的11月底到次年2月份进行打草,在夏候鸟离开北京的时间再适当割芦苇,同时尽量少割,因为还有很多鸟冬天来北京过冬,它们要依靠芦苇荡藏身,这样能够对鸟类影响降到最小。如果是因为荷花观赏需要,可专门开辟赏荷花区域,分为人工景观区与天然保育区,在天然保育区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保持其自然化与原生态化。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文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