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朱良才:颗粒无收度春荒 发布训令让树叶

2017-07-06 10:06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湖南汝城外沙村人,1925年参加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9年起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朱良才

(1900年9月至1989年2月)

湖南汝城外沙村人,1925年参加本县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9年起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讲述人:朱筱秋(朱良才之女)

1938年2月,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完成营救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的任务后,父亲奉命回到延安,1938年秋从中央党校结业奉命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2年春,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日本鬼子为了把华北变成“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进行长期毁灭性的“扫荡”,制造“无人区”,再加上连年干旱,一片沃土的冀中平原和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简直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老百姓只好以树叶为粮来度“春荒”。不仅老百姓没粮吃,部队也一样没粮,只能靠采摘树叶来勉强充饥。

没几天,村子里的树叶就被吃光了。面对极端的困难,父亲看着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男女老少乡亲们和饥肠辘辘的年轻战士,心里很焦虑。“都没粮食吃,都在挨饿,可终究战士们年轻,又受过军事训练,手脚灵活,爬树摘叶子肯定比老百姓快多了、方便多了。这么下去,战士们有的吃了,可老百姓们怎么办?”

为了不与民争食,父亲在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了自己的考虑后,亲自起草和签署了我军乃至全世界军队史上唯一一个不与民争树叶的政治训令--“树叶训令”,并将训令写成大张纸的布告,张贴在每个驻有八路军的村庄,命令全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到远离村庄的无人区采摘树叶充饥。

一直到70多年后,已经90多岁高龄的八路军老战士赵福晨、田顺心还清楚地记得,他们不仅每天要跑十几公里的山路去摘树叶,而且山上的野果还不能摘,也得留给老百姓。

但“树叶训令”一经发布,就遭到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反对。

群众不断涌向军区政治部,强烈要求军区政治部收回训令,甚至有些老百姓干脆将摘下来的树叶连抬带背地送往军区政治部,不收树叶就不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亲建议聂荣臻司令员以军区党委的名义组织部队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当时父亲亲自组织部队帮助老百姓春耕、种树,亲自向最困难的老百姓发放部队官兵的捐款,秋天又带着指战员帮助老百姓抢收。与此同时部队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种粮种菜、养家禽家畜,开展生产自救和节粮运动。仅1942年,晋察冀军区驻北岳地区的部队就节约粮食14万斤。很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就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模范抗日根据地,部队有30多万人,也是部队最多的根据地。

父亲印象

学了《朱德的扁担》

记住朱老总就好了

父亲一直很严格的要求自己,并不因父亲职务有多高,我们就能享受到什么特权,反而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周日放学回家,父亲常常给炊事员放假,让我们做饭,既让我们学习做饭,也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参加劳动。父亲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很是尊重,也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那时候我们必须管所有的工作人员叫叔叔阿姨。我年龄小还好些,我大哥比父亲的警卫员还大,可是还得叫叔叔。那时候也不会再同学中宣扬自己的父亲是谁,同学们知道我父亲还是很多年以后的聚会中。

父亲很低调,50后、60后、70后、80后……几代人都曾经在小学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但几乎很少有人能说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我也是很大以后偶然的机会看到最早发表这篇文章的一本杂志,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父亲。后来我曾和父亲聊起过这件事情,父亲说当时这篇文章要被收入课本时是他要求不要署名的。父亲说,这篇文章讲的是红军的事情,讲的是朱老总,孩子们记住朱老总就好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颖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