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通州区首个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李文凤:我愿意静听小花开放的声音

2017-07-10 16:02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7月10日讯,“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小花儿。作为老师,我愿意守护在旁边,静静地倾听他们开放的声音。”这是李文凤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教36年来,从靳家胡同小学,到运河小学、培智学校、东方小学,再到现在的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她一路从通州年纪最小的主任、最小的副校长、最小的校长,成长为通州区首个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她一直把这些花儿放在心上。

李文凤

1981年通县师范毕业,李文凤来到了通州区靳家胡同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1989年来到运河小学后,开始逐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27岁时成为区里最年轻的副主任。

1999年,在运河小学工作了十年之后,李文凤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培智学校的老校长退休了,而新校长人选还没有着落。区里决定从包括李文凤在内的几个副校长里,为这所特殊学校找一个“掌门人”。命运选择了李文凤。而对她来说,担任一所特殊学校的校长,是此前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特教工作不熟悉,特教理论知识不完备,内心的忐忑自不必说。怎么办?学!去外地参加培训、去其他区培智学校取经……李文凤迅速上了手:三间敞亮的食堂建起来了,学生的住宿条件改善了……李文凤用一件件小的实事,把“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植入到每个教师心里。

除了在年龄上创了通州副校长、校长的“历史之最”外,李文凤还见证和参与了通州区的首次学校合并试点。2001年,李文凤调入通州区东方小学,作为一名优质校校长,她每年都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而距离不远的公园下坡小学却面临生源不足的窘迫。这样的窘迫不是没有原因,当年的公园下坡小学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更别说食堂、塑胶跑道等硬件配备了。

2003年,通州区首次试点,将两所学校合并。如何将差距如此之大的两所学校实现无痕化融合?李文凤挑战不小。但她也坚信,“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在毫无借鉴经验的情况下,李文凤开始了摸索:将原东方小学的24个班扩大为48个班,其中原公园下坡小学成为新合并校的低年级部,原东方小学成为高年级部;所有教师进行混编,共同教研、共同备课。

最先不乐意的是家长:“公园下坡小学那么差的环境,凭什么让我们孩子去?”为了做通家长工作,李文凤在校门口接连做了几天的“执勤员”。说服家长,她其实是胸有成竹:公园下坡小学的锅炉房已经被改造成了食堂,厕所建起来了;原来的三层小楼加盖为四层,孩子们从此有了专业教室和午休室;教学楼外墙做了保温处理,换了新的门窗;师资是统一调配……焕然一新的公园下坡小学的硬件条件已经不比本校差,家长们放了心。

几年下来,新的合并校已经完全没有了两所学校的痕迹,一切也都稳定了下来。刚想喘口气的李文凤又迎来了新的挑战:2008年她再次被委以重任,牵头筹建新学校史家小学通州分校。作为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在通州的入驻,社会各界的目光急切地关注着这所学校的进展。李文凤有点儿力不从心,自觉“弱小的身体扛不住这面大旗”。可是来自外界的信任,又让她难以拒绝,“既然要扛了,就要把这面旗扛好。”

对于任何一所新建校来说,干部教师的培养都是一个巨大工程。这其中,教育理念的养成又是难上加难。为此,李文凤设立了校长讲坛、骨干教师讲坛、特色教师讲坛、互动讲坛……让每名教师和孩子都能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记录身边人优点的“优点卡”、孩子们的原始成长记录“快乐成长袋”、独具特色的班长轮换制、微善社团……如今,“欣赏教育”的理念在校园中深入人心,从无到有的史家小学通州分校也已经成为通州教育的一张名片。

(原标题:通州区首个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李文凤“我愿意静听小花开放的声音”)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