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上的今天

祭奠英魂不言迟:绝命后卫陈树湘 一腔热血洒湘江

2017-07-10 16:2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红星闪耀,军魂不朽。值此建军90周年之际,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批准和军事科学院审定,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北京晚报协力挑选30余位(个)有代表性的英模人物和英模单位,推出《军魂》系列报道,以期追寻优良传统、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弘扬砥砺奋进、强军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位于湖南道县潇水畔的陈树湘石像。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我军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胜,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坚决听党指挥是建军之魂、强军之魄。

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不啻于行尸走肉;一支军队如果没有灵魂,就成了乌合之众。

一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人民军队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他们中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有威武不屈的英雄,有为民赴难的英雄。其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其先锋事迹和榜样作用,历经风雨而不朽,饱经沧桑而弥新,对于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英模档案】

陈树湘

1905年1月生,湖南长沙县人。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影响下,投身革命。

1927年参加北伐军叶挺部,历任班长、警卫团排长,同年9月随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他身经百战,屡建战功,逐步成长为红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34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弹尽援绝,不幸被俘。

1934年12月9日,在被押送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韩京京的追寻之路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天开始的。

韩京京的父亲、开国中将韩伟是湖北黄陂人。1992年,86岁的将军弥留之际,却对儿子说出了要“魂归闽西”的夙愿:

“湘江战役,我带出来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遵照父亲的遗嘱,韩京京将骨灰送回到他带领闽西子弟开始长征的出发地——福建龙岩。

安放骨灰那天,四月的闽西细雨蒙蒙。当韩京京来到闽西革命公墓,眼前的场景让他瞬时泪奔:上百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早早聚集在骨灰堂外的台阶上,来给“扩红团长”送行,说当年“韩团长”带出去的几千闽西子弟兵都牺牲了,如今他以自己的骨灰来告慰他那些战友的父老乡亲啦,我们来看看他,也给他送送行……

蓦然间,韩京京想起十多年前有一次陪父亲去看望时任国家民政部长的程子华。民政部一位主管优抚工作的司长也如约来到,谈话开门见山:“韩老,您要求给红34师6000官兵追认烈士,可是按规定……”爸爸拍着桌子站了起来:“红34师只剩了我一个团以上干部,我上哪儿去找证明人?!”

是啊,红34师那6000闽西子弟兵最后都到了哪里?带领他们浴血奋战的师长又在哪里?

20多年来,韩京京追寻着父亲和战友们当年的足迹,从文家市到三湾,从井冈山到龙岩,最后来到了湘江之畔。

在这片曾经发生惨烈大战的悲壮之地,韩京京寻找烈士遗骸,立起英雄墓碑,一步步弥补着困扰父亲一生的遗憾,也一点点走进了“义父”陈树湘的英雄世界——尽管他们从未谋面。

这是一场跨越八十年的追寻,这是一场绝不失约的祭奠。

坚守 六千战士尽殁沙场

在韩京京的记忆中,从他出生,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湘江战役。直到1986年韩伟将军80岁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要编写《红军长征回忆史料》,有关同志找到他,让他回忆红34师浴血奋战的历史,韩京京才从父亲那里听到这场惊天动地的鏖战。

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历史重新打开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半年后,这篇回忆文章写成了。“父亲显然是把这段历史完好地保存在内心深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韩京京说,“其间,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我并不知道……”

在韩伟将军一气呵成写就的回忆录《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中这样记述:“弹药打光了,红军指战员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敌人拼杀,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我团一营有位福建籍连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肠子被敌人炮弹炸出来了,仍带领全连战斗。阵地上空铁火横飞,山上的松树烧得只剩下枝干,但同志们仍英勇坚守阵地,顽强战斗。”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人。

最惨烈的战事发生在担负全军总后卫的红34师的阵地上。最终,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率领下,以全师6000名官兵的英勇牺牲完成了阻击敌人、保护党中央渡过湘江的重任。据说,因为湘江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当地老百姓从此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传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