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河北塞罕坝三代人的造林传奇 55年造出世界面积最大人工林

2017-07-17 16:05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前往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期间刘奇葆调研了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森林防火等工作,并看望了林场老职工、老模范。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日前,记者前往塞罕坝林场,探访了护林员们的一天。

7月15日,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座望火楼里,刘军(左)在记录观测情况,齐淑艳在瞭望林场。新华社发

人物档案

“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但是,这片昔日有千里松林的美丽高岭,由于连年火灾、乱砍滥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成为人迹罕至的荒原。专家建言,如不尽快治理塞罕坝,内蒙古浑善达克、巴丹吉林等沙地沙漠将继续南侵,直逼北京;京津的两大水源潮河、滦河也将受到影响。为遏止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紧急集结起来的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在1962年的深秋,凿开了塞罕坝的第一个树坑,开启了三代人55年的造林传奇。

筚路蓝缕造山林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上坝后,超出想象的困难,一度冷却了第一代塞罕坝人的热情与激情。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缺少粮食,就吃全麸黑莜面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塞罕坝偏远闭塞,道路不通,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没有电,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但最痛苦的,还是造林遇到的种种困难: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前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不是树的问题,而是外调苗木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问题!”关键时刻,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首任场长刘文仕等人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1964年4月20日,王尚海、刘文仕精心挑选了120名员工,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挺进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的马蹄坑。早春的塞罕坝,白天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大干3天,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

20天后,放叶率达96.6%。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王尚海等人号啕大哭,泪如雨下。马蹄坑大会战后,塞罕坝造林全面开始,信心,开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回暖。

不忘初心守林海

创业难,守业更难。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防火瞭望员赵福洲、陈秀玲夫妇,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火楼待上好几个月,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咸菜、干馍。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期里,他们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8000多次……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这55年间,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士涛,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走过了最初的寂寞和迷惑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与技术人员一起实施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2002年,松毛虫大举来袭,塞罕坝局部地区受灾严重,时任技术主管的国志锋领命上山灭虫,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月,最终松毛虫败下阵来。虽然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和防毒面具,但一场战役下来,国志锋和同事们还是脱了一层皮……20多岁的技术员时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林三代”。“我第一次看见爷爷哭是2014年林场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时,我们全家围着电视看报告会,听第一代务林人讲当年战天斗地的故事。”时辰说,“我爷爷边看边哭,最后绷着劲说了三个字‘不夸张’。”

如今,1962年最早上坝的那一批学生多数已经逝去,他们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如今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第一代务林人代表陈彦娴并不后悔,“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护林员的一天

今日的塞罕坝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美不胜收的松涛林海使塞罕坝被摄影发烧友誉为“拍不烂”的地方。6月23日,记者跟着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国志锋上山,采访了他和工人们的一天。每年5月中旬到8月,是塞罕坝林场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期间国志锋忙得有时一天只能挨床一两个小时。

凌晨1点30分,国志锋便起床做饭吃饭,这一顿早饭之后,得到晚上10时以后才能吃晚饭。到林场装上机器、农药和柴油等防治工具后,国志锋开车一个一个接上工人。到达防治地点时是早上4点。天还没完全亮,看不清,国志锋和工人便打着手电筒往油里加药,然后开始对着树林喷烟。“早上气压低,药烟在林子里一时扩散不出去,这才会有效。”

10点之后,上午的防治作业告一段落,下午5点30分再进行晚上的防治。两段防治工作间隙,国志锋他们在树林里随便找个地方,补上一觉。饿了,就吃上几口自带的干粮,通常是凉馒头和煮鸡蛋。虽然如今的塞罕坝以不是当年的不毛之地,但一代代护林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未改变过。综合《河北日报》等

绿化档案

阻沙涵水 功不可没

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如今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近十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2002年至2012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七成多。

续写绿色奇迹

今年6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塞罕坝机械林场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目前,河北省林地面积已达90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增加到现在的32%。其中,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9%和56.7%,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近5年来,全省已完成造林面积2300多万亩,相当于每年再造4个塞罕坝。

2017年河北省将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战略定位,全年计划完成造林绿化42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3%;到2030年,塞罕坝计划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为打造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继续贡献力量。

本版文字整理 车社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