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艺绽

88岁新中国首位女指挥郑小瑛:有一天倒在台上才最浪漫

2017-07-19 15:18 编辑:TF008 来源:艺绽

她是新中国培养的首位女指挥,她曾3次患癌,她已88岁高龄,但她依旧声如洪钟、掷地有声,依旧活跃在指挥台上。她就是我国著名指挥家郑小瑛。


牛小北 摄

昨晚,一场“尘世之歌:郑小瑛演绎马勒与拉罗”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我们又一次见识了她的优雅与气度,也见识了她的执着与追求。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指挥

我想今天我是最幸福的人,我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指挥,我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女同行的羡慕。

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没有性别歧视,我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人民。

——郑小瑛

郑小瑛,汉族客家人,1929年生于“五四”后的新式家庭。她六岁学习钢琴,十四岁登台演出,她的父母也希望女儿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于是把她送进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学习,可他们没有料到,自己的女儿心中有一团激情的烈火。在这个以“淑女摇篮”闻名的学校里,郑小瑛成为第一批冲出校门参加学运的先锋。

17岁的郑小瑛

1948年5月21日的清晨,为了抗议国民党特务抓捕三名进步学生,郑小瑛扛着抗议横幅,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同一年,她离开了在南京金陵女大的求学生活,来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学唱群众歌曲,同志们大都不识谱,我凭自己比大家多一点音乐知识就教起了歌,起了拍子,就这么干起了指挥。”

1955年的一天,已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学生郑小瑛得到人事科的通知,让她立即去会客室接受苏联专家的面试。原来,这是苏联合唱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不对音乐学院选送参加合唱指挥的学生不满意,想看看有没有别的适合的苗子。郑小瑛的出现让杜马舍夫眼前一亮,于是,她成为那一班中唯一一个女学生。


郑小瑛(右)

合唱指挥训练班的这一批学员,是建国后最早一批系统地学习外国指挥艺术的人,对此后中国的指挥教育和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郑小瑛1956年毕业,之后到中央音乐学院初创的指挥系继续学习和任教。1961年5月,郑小瑛在演出贝多芬的交响曲《No.1》时,《苏联妇女》首次以“中国第一位女指挥”的称谓对其进行了报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