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阅尽明清史,故宫边上的这条街才是真正的北京味儿!

2017-07-20 22:59 编辑:TF003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古老的北京城内,历史的踪迹无处不在。不经意间走进一条街巷,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些沉寂往事。相对于游人如织的皇宫王府,这里可能没有那么出名,没有那么耀眼,却也蕴藏了丰富的遗迹。漫步其中,抚摸着斑驳的砖墙,犹如触碰一段旧日的时光。

紧邻故宫的南池子大街 北晚新视觉供图

位于故宫东侧的南北池子大街,就是这样一处地方。

南池子大街上的明清史

地处城中心的南池子大街和北池子大街,明清时期曾是皇族禁地,普通百姓无法进入。

南、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东华门大街,长792米,宽15米。别看它不长,其中不少建筑都是上百岁的“老古董”。

南池子大街拱形门洞 张宁/摄

明朝时,这里曾是皇帝的御苑,俗称“小南城”,又称“东苑”,是太子的东宫所在地,有重华宫、崇质殿等建筑。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战役中被俘,其弟朱祁钰被拥立称帝。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放回北京,后被景泰帝朱祁钰软禁于东苑,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才在大臣辅助下从东华门进紫禁城夺回皇位,史称“夺门之变”,而重病的景泰帝则被抛至东苑,郁郁而终。

朱祁镇(左)、朱祁钰(右)

到了清朝,顺治继位后,权倾一时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在原来重华宫的位置亲自督造了摄政王府,即今天的普度寺所在处。

普度寺山门 张宁/摄

建成之初,这里富丽堂皇,堪比皇宫,有文字描述其:“翚飞鸟革,虎踞龙蟠,不惟凌空挂斗,与帝座相同,而金碧辉煌,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每天大小官员人来人往,这儿成了当时的全国经济、政治中心。

普度寺内的多尔衮像 张宁/摄

多尔衮死后,爵位被削,这座王府也就废弃了。康熙三十二年(1694)王府北部被改建为玛哈噶喇庙,南部则成为宫廷的缎匹仓库。

今天行走在普度寺周边,还会发现缎库胡同、灯笼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地名,就是因为这里曾是皇宫内务府的宫库区。

到了乾隆时期,皇帝翻修扩建玛哈噶喇庙,并亲笔赐其名“普度寺”。民国时期这里被北洋军队所占据,后又先后改为粮仓、学校,最后只剩下平台上的一座山门和后座的大殿。建国后普度寺历经修复,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普度寺大殿 张宁/摄

普度寺以南,则坐落着皇史宬。这里作为明清两代皇室为保存其皇家史册而建立的档案馆,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皇史宬 张宁/摄

不同于其他古建筑,皇史宬全部以砖石建造,不见一根木材、一点金属,因此既可防火又坚固耐用。

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后,皇史宬一度仍归溥仪小朝廷的内务府管理,1925年溥仪出宫后,皇史宬由北平故宫博物院接管。这个时期,皇史宬长期处于封存状态。

如今,其主殿虽基本保存完好,但一些配殿偏房已成了大杂院,至今还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在内。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