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邱光华机组空中救援英雄长眠 急难险重向前冲舍小家救大家

2017-08-01 10:49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08年5月31日13时,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51岁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这是他们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

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

之前的63次,他们飞遍了汶川、茂县、理县以及卧龙、映秀、耿达、青川、北川、平武、安县等灾区,先后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各类救援人员87人,转移受灾群众234名。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就这样永远地融入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失联:734,你在哪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股巨大的力量,撕裂汶川。顷刻间,天摇地动,山河失色……集结,集结!疾进,疾进!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动,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

作为陆军重要的空中突击力量,原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震后第3分钟就启动应急预案; 第30分钟,所有直升机进入待飞状态; 第118分钟,2架直升机升空飞向震中……

邱光华原本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 邱光华却主动请缨: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曾在汶川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彭德意说。

机长 邱光华

在高山峡谷中贴着峰壁飞行,在毫无回旋空间的狭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山头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杂技般穿越,在陡然变化的强烈气流中颠簸……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 窄窄的山谷中,一股突然袭来的强气流,一团突然飘来的云,一根看不见的高压线,一处变形凸出的山体,都有可能给飞行中的直升机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

彭德意记得,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 5月31日12时,接到时任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两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上了直升机。

5名闻令而动的英雄,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

副驾驶李月

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机组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然而--这一次,同时执行任务的4架直升机遭遇极端天气变化,两架迫降在映秀,一架飞回了成都,由邱光华驾驶的尾号为734的直升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在邱光华机组失联前,另一名特级飞行员多么秀曾在空中与他通话。这也是邱光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多么秀回忆说,那天的天气真是太差了,突然出现的云团很大,云底都有1800米到1900米高,必须拉升到2200米以上才能钻出云团。当他拉高时,又下起了雨,为预防万一,直升机打开防冰系统,然后加大马力上升,一直升到2600米才看清航线。

原成都军区司令部陆航处处长陈格辉是邱光华的战友,他判断,邱光华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如果直升机的机械有故障,飞行员会在第一时间报告,所以失联不可能是人为原因,天气突变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陈格辉的话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上。“呼叫734!呼叫734!听到请回答!”部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联系机组,不断呼叫。从中午到深夜,一连10多个小时里,一直没有回应。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