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地下空间“变形记” 疏解整治促提升持续推进教育娱乐等空间“激活”

2017-08-02 13:07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8月2日讯,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京城各社区的地下空间都来了一次“大变身”。此前或拥挤狭窄、或隐患重重、或长年闲置“撂荒”的地下空间,都正被陆续“激活”。

清退、疏解只是第一步,如何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更为重要。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朝阳、顺义等区,发现各区地下空间的改造利用各具特色。更多的地下空间,也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推进中。

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学习休闲两不误

朝阳香河园 面积:300余平方米 位置:光熙门北里北社区

香河园街道光熙门北里北社区32号楼下,挺立着一个由红黄两色组成、党徽醒目的标识牌。顺着标识牌指示的方向,走下一层层台阶,便来到这处位于半地下室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室内,白色的墙壁上悬挂着与党建工作相关的各种资料。比如,党建工作制度、党支部职责、“三严三实”、“六项禁令”、“八项规定”等。而从具体格局和功能来看,该活动中心设置了接待室、党建活动室、廉政书屋、居民议事厅、居民多功能活动室、志愿者库房、自行车存车室等场所。

据了解,在清理改造之前,这处半地下室常年租住着100多人。“最小的房间,开门就上床。”由于租住人员混乱、流动性大、各种线路凌乱,存在较大的消防、卫生、治安等隐患。

2015年初,光熙门北里北社区拉开了清理利用地下空间的大幕,“产权归街道的街道负责清理,归物业的则由物业来清理。”行动迅速果断。截至当年底,整个社区十多个地下空间清理腾退完毕。“清理了不低于1800人,只要是不符合要求的,全都清了。”社区书记张红霞告诉记者,在腾退结束后,经过与物业方面沟通、征求居民意见和申请经费预算等环节,2016年下半年,该地下空间开始重新清理和修整,今年改造装饰结束、格局功能成型。

“所谓社区建设靠大家,就是要共商共治,因此我们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主动和物业沟通协商,争取一起将地下室利用好,扩大共建成果,更好服务社区居民。”张红霞坦言,之所以将该处打造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满足基层党组织的发展需要,“要让党建来当龙头”,促进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同时,社区居民对扩展活动场所也有强烈需求;当然,也有助于社区环境的改善,更便于社区的治理。“改造升级,就要让改造成果惠及老百姓,要能更多调动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党群拧成一股绳,才能让社区发展得更好。”

在整个地下空间的改造利用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各类管道问题。“非常复杂,什么管道都有,破损比较大,有的归热力,有的归自来水,有的归物业……”为此,街道和社区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协调、修缮和维护。

目前,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一期建设经费投入近20万元。下一步,还将增设楼梯扶手、添加楼梯踏步防滑条以方便居民进出。党建活动室和廉政书屋已于7月1日起投入使用。各党支部成员和居民可以在里面学习、看书、交流等。具体的开关门、环境卫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均由相关支部负责人和居民代表自己管理,“党委统筹、物业支持、居民自治,大家遵照约定各负其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据悉,志愿者服务库房将于8月5日启动开放,后期居民也可以在多功能活动室里开展棋牌休闲等活动。“分部分、分批次开放,发挥出教育、孵化、联系作用,当好党员群众的温馨之家、心灵港湾。”张红霞说。

安全教育展厅 12个展区功能多

顺义石园 面积:约400平方米 位置:石园北区第二社区84号楼

每天早上9点,顺义石园北区第二社区84号楼地下一层就会打开门锁。不过,从中进出的不再是各色租客,而是前来参观学习的广大市民。今年6月20日,这里以另一副新面孔亮相--安全教育展厅。这是顺义区第一家街道安全教育基地。

而在此前多年,这里都是地下群租房,住满了租客。一个个狭小闭塞的隔断间,不仅环境恶劣,而且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基本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合格的”。石园街道安全科专职安全员吴铮介绍说,地下室最早是当车棚使用,“后来可能有利益驱使,全给隔上出租了……”

2015年开始,石园街道办协调区住建委、流管办、公安等部门对该处进行疏解整治。租客清退后,2016年5月,安全教育展厅正式开始施工建设。工程主要由街道办安全科主导,并请专业团队操刀设计。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功能明确,布局精致,主要包含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居家安全等12个主题功能展区。交通安全展区除了介绍交通安全知识,还有一台高科技汽车模拟驾驶器,可模拟刹车失灵、方向盘失灵、无油熄火等突发状况,引导使用者学习处理紧急情况。在居家安全展区,智能家居系统可实现手机实时查看屋内情况;烟感器感应到烟雾后会发出警报,且自动切断燃气阀门。而在急救互救展区里,通过模拟心肺复苏环节,参观者可熟悉并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除此之外,展厅还有消防知识竞赛答题系统、灭火体验系统、紧急呼救系统等,以及应急避难救援物资、各类防盗锁等实物展示……

据了解,整个安全教育展厅投资200余万元。投入使用一个多月来,展厅已接待了多批次参观者。其中既有周边居民,也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组团前来。据工作人员介绍,展厅每周一到周五开放,每天最多接待3批次共100人。市民除了通过电话免费预约集体参观,也可以关注“顺义石园安监”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如今,展厅三期工程已启动。三期工程主要着眼于后期修缮及根据运行实际增添新的设备。今后,展厅的会议室将用于宣讲活动,如邀请消防科官兵进行现场演示。而在近期,街道还将组织辖区内的居民前往学习心肺复苏术等急救常识。

专家观点:要尽可能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 武红

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的地下空间中,整治与利用比较好的主要是改造后作为公益设施供社区群众共享,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厅、活动室等。而腾退后,地下空间的重新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用三大效益来概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是指地下空间重新利用的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社会效益指地下空间重新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等;生态效益是指地下空间重新利用所创造的新的人文生态环境价值。这三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经济效益是地下空间正常利用的基本保障,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优化。

我认为:地下空间的整治与利用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唯经济效益论。尤其是,当地下空间改造作为公益设施后,要尽可能首先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从朝阳香河园和顺义石园的案例来看,前者改造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后者改造为安全教育展厅,都属于公益设施,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拥护,也为一方百姓造福,初步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包括:群众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且在这些场所能够学到各种知识;增进了居民间的友好交往,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社区整体的凝聚力,这也可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松林  实习生 黄松炜 文并摄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