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画廊 > 画展资讯

涉险的快感

2017-08-14 09: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8月20日

展览地点:N3 Gallery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策展人:王鹏杰

参展艺术家:马轲、徐赫、赵银鸥

 

览详情

展览由王鹏杰策展,展出马轲、徐赫、赵银鸥三位艺术家的重要绘画作品。作为一家位于798的新晋画廊,这是继去年年底推出首展“三人画展”(夏小万、毛焰、马轲),4月上旬推出“清流:品格镜鉴与美学的重申”(段建伟、冯良鸿、马树青、邵帆、谭平)之后的又一场重要展览;三场展览共同形塑起画廊关注架上绘画新经验的基本走向。

在策展人王鹏杰看来,“涉险”暗合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在面对剧烈变动的中国环境必须实施的行动——主动进入危险和不确定的状态中,反击固有艺术体制、僵化审美传统、各种意识形态的巨网。在这个剧变的大环境下:一边吃力地消化着近代以来的庞大历史遗产,一边疯狂地拥抱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契机,敏感的个体意识处于撕裂和重组当中,“涉险”的绘画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与语言,都充满着怀疑和智性,并时时以展露画家内在精神为念。绘画的快感虽具有享乐的含义,但也有承担未卜风险的意味;当绘画追求自身的冒险时,它就逐渐冲破了使之屈从的形式框架和绘画传统的束缚——这也正是艺术家“涉险的快感”。

本次展览邀请马轲、徐赫、赵银鸥这三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70后画家,他们都经历过中国从集体主义极权文化向资本主义现代文化转型的完整过程,这些艺术家正处于艺术生涯和人生轨迹的关键时期,忧患意识明显,自我认识比较深入,创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对自己的不满、对艺术飞跃的渴望也更为强烈,他们对于“涉险”有着真实的渴求。他们画中的造型语法和空间意识是精神化的,不是对故事和念头的直接显示。这些画家都倾向于敞开感性,将绘画状态引向检讨个体真实性的轨道上来,着力于个体感性及潜意识的有效释放。他们都渴望冲决自我、走向个体精神与绘画本体的双重自觉,在绘画行为与思想立场上都关乎“立人”与“自由”的现实命题,尽管各自的问题意识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当代绘画的推进不再依赖进化论逻辑和英雄主义的造反精神,而要依靠实实在在的个体奋斗,每一位画家在自己的问题域当中不断深入,在客观上就参与了全新文化体系的建设,从马轲、徐赫、赵银鸥等画家的身上已能看到这种征兆,虽然只是征兆,但荆棘中的道路似乎确实变得清晰起来。

马轲早年的非洲之行,对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都是个强烈的刺激,那里随处可见的暴力、情色、失序混杂着从远古穿越到现代的原始力量,让他大开眼界。相较于眼前激烈社会的摄人伟力,艺术若仍旧纠结于形式、语言、技法,既可笑又荒谬。这充满异质经验的世界帮助他彻底挥别过剩的“人文热情”,也不再迷恋绘画表层的魅惑性,将视野瞄准表现生存处境和广阔现实的方向。2000年初,他已确定,任何形式或技术导向的绘画体系对于描述复杂的当代生活基本失效。于是他选择比较自由、锋利、主动的“类表现性”手法,在他看来,这样的手段与感性才可能勉强真切地描述当代中国的魔幻现场。

徐赫的绘画似乎从21世纪初就混杂着复杂的情结与感性,野生、奇特、瑰丽、妖冶的审美倾向,非经典形式主义的画面结构,直率而挑衅地回应中国传统绘画史的愿望,都在他的绘画中展现出来。《八大之鸟》、《它的国》充满浓郁的中国式笔墨趣味;《龙图》、《吞石》着力于对单纯形象荒诞感与变形趣味的探索;《你从哪里来》、《毛》、《哭泣的达摩》透露出被后置的历史所显现的魔幻感。徐赫脑子中的叙事议题是庞杂而充满意趣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体系中的形象感与视觉范式都成了他下锅的“佐料”,一盘“杂烩”以一种怪味被烹出,五味杂陈却又耐人寻味,叙事的拼贴与形象的改造,对应着全球化知识背景下的当下文化体验,是一系列并不抛弃传统轨道的后现代式画面,而不同于所谓的后现代绘画的区别也十分醒目,即他对作者主体性的固执坚守、对可控的感性的反复确认。

赵银鸥曾接受过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严格的具象绘画训练,曾经冷硬、结实的风格非常“鲁美”,也能看到她对德国现代具象画家(比如迪克斯)等人的学习历程。但这种学院式的艺术框架根本无法满足她对表达的需要,在与纪录片导演王兵生活的那些年里,她的创作状态与生活态度都因持续的冲击而产生了断裂式的变化。这些年里,她的生活很难说有太多世俗意义上的幸福感与甜蜜感,常常充斥着焦虑和压抑的氛围。另外,她直接参与了王兵的多部纪录片制作工作,目睹了许多让其惊叹的现实碎片。自2004年,她开始了多年的“康复系列”绘画实践,这既不是主题创作,也不是形式、语言的实验和表现,而是直面另类现实的“目击”与“反应”记录。在此次展览的绘画中,她以一种赤诚的姿态近乎疯狂地拥抱自己的精神境遇,介于大红与橙红的色彩似乎暗示着血崩一般的淋漓痛感,也毫不掩饰地将自己内心最真切(或最阴暗)的意识赤裸地暴露出来,像这样几乎不加修饰的感性坦露,在近些年的中国绘画创作活动中是罕见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 weibo北晚新视觉微博
  • mobile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 app北京晚报APP
  • weixin北晚新视觉微信
  • ys1新视觉影社微信